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

ID:1074633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_第1页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_第2页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_第3页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摘要】历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多从寒凝、气滞、淤血、痰浊来论治。后世之人也多效仿,多有轻辨证而依赖经验之嫌,虽然历代名家所论都大多正确,但也有不效之时。文章从阴虚来对胸痹心痛进行探讨,以明其机理与论治。【关键词】胸痹心痛;阴虚胸痹心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等病。因其发病率高,病情较重,常可危及生命,所以上起《黄帝内经》,下至今日,人们一直重视此病,并不断认识此病,提出了许多经典理论和临床所广用的方药。综观所有,发现论述大多诸如寒邪、血淤、痰浊等,然而临床上按阴虚之证治疗也多获疗效。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

2、不足”,加之情志致病情况增多,气候炎热,所以阴虚的情况就更为多见。故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应重视阴虚的作用和治疗。  1对胸痹心痛认识中忽略阴虚的原因人们对胸痹心痛的认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一个不断系统化,不断完善的过程。《黄帝内经》中没有完整的胸痹心痛的病名,只是在一些语论中有散在的论述,如:“心下痹,脉不通,烦则心痛不鼓,暴上气而喘”“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等。直到汉代的《金匮要略》才正式提出了胸痹心痛的病名如“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同时也提出了此病的病机。并且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瓜蒌薤白白

3、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乌头赤石脂丸等。但通观这些方剂也多是从阳虚、痰浊入手,很少言及其它。再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从不同方面进行补充,对此病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多数医家认为: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淤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1]。可以看出这些也多是在寒凝、血滞等方面说明,虽然治疗时可获较好临床效果,但是有的效果较差,甚至病情恶化。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历代医家言论经验所谨从,习惯思维的约束;另一方面同时也说明了历代医家忽略了从阴虚的论治。  2对阴虚论治胸痹心痛的可能性的认识  2.1从中医经典论著中看

4、阴虚与胸痹心痛的关系《素问》“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而阴道虚”“人之生也,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可见阴气难成而易亏,加之人们又不能很好做到养生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散耗其真,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精亏虚,以致“肾病虚……虚则胸中痛”。《内经》又云:“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可见随着人的自然生长,阴气有自然耗乏的规律。而冠心病也多是在中老年之后才多发,可以看出此病的发生与阴气内虚有一定的

5、关系。精与气相对而言,精属阴而气属阳,《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精能化气,五脏伤则精伤,精虚则阴不足,阴不足则气无以化,无气则死。然而后天诸多因素如饮食、劳倦、情志、六淫之邪皆可伤及人体,若失治误治则可伤及五脏,导致五脏精伤而阴亏。《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所以先天后天之精的损伤必然导致五脏功能异常而外邪乘之,而发为胸痹心痛。现在多认为胸痹心痛的发生也是以虚为本,邪实为标,病位在心,而关乎肺、脾、肝、肾四脏。可见从医学经典来看阴虚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2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看阴虚与胸痹心痛的关系李松等

6、[2]研究365例胸痹心痛的患者,其中经过辨证属阴虚型的有122人,在278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属阴虚型的达87例。还有的研究[3]发现女性患阴虚型胸痹心痛的比率比男性更大,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有关,比如女性以血为用而加之有经带胎产等生理过程,所以数伤于血,这样阴虚的可能性就更大些了。再有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代研究证明这些因素现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最终影响心脏的功能,引发冠心病,临床在论治这些疾病时也多从肝肾阴虚,滋阴潜阳入手。如对于高脂血症,陈可冀[4]辨证为痰湿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淤四型。任天和[5]认为可分为阴虚火旺、气虚阳虚、血淤

7、湿阻等证型。王敏[6]则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一些有养阴作用的中药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7~9],如银杏叶、枸杞子、绞股蓝、决明子、女贞子等。  2.3阴虚所致胸痹心痛机理的认识阴精亏虚为其根本的病机之所在,由于先天的禀赋不足或后天的失养,或由于疾病的耗损所导致的阴伤均成为人体阴虚的原因。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虚可导致五脏阴虚,阴虚及气,气阴两虚,五脏功能失和,变证从生,外邪虚而乘之。这可能是胸痹心痛从五脏论治的一个原因。另外“阴在内,阳之守也”阴液失去营养滋润的功能,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