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附真心痛)

胸痹(附真心痛)

ID:42681449

大小:61.7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0

胸痹(附真心痛)_第1页
胸痹(附真心痛)_第2页
胸痹(附真心痛)_第3页
胸痹(附真心痛)_第4页
胸痹(附真心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痹(附真心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胸痹(附真心痛)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证,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2、供中医临床应用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中级职称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胸痹(附:真心痛)要点一概述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疼痛如刺、如灼、如绞,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汉代.张仲景《金

3、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栝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效,体现了辩证论治的特点。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及其治疗方法的论述也较丰富。如《圣济总录.胸痹门》有“胸痹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脊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的症状记载。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如《玉机微义.心痛》对心痛与胃脘痛进行了鉴别。后世医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

4、诸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为治疗胸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证,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要点二病因病机(一).胸痹的病因1.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气,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胸阳,而成胸痹。2.饮食失调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内生,上犯心胸,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如痰浊留恋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证。3.情志失节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

5、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4.劳倦内伤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胸痹。5.年迈体虚年老体弱,肾气渐衰,或久病及肾,精血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燔炽,耗伤肾阴;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形成标实,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

6、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二).胸痹的基本病机及转化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心主血脉,肺主治节,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肝病疏泄失职,气郁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泛源;肾阴亏损,心血失荣,肾阳虚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致心脉痹阻而发胸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胸痹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阻滞气机,临床表现胸中胸痛兼气塞,短气;重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气机痹阻,临床表现不得卧,心痛彻背

7、。同时亦有缓作与急发之异,缓作者,渐进而为,日积月累,始则偶感心胸不舒,继而心痹痛作,发作日频,甚则心胸后背牵引作痛;急发者,素无不舒之感,或许久不发,因感寒、劳倦、七情所伤等诱因而猝然心痛如窒。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如治疗及时得当,可获较长时间稳定缓解,如反复发作,则病情较为顽固。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心胸猝然大痛,出现真心痛证候,甚则可“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胸痹的诊断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突发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2.常伴有心悸、气短、

8、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饱食之后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二).类证鉴别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胸痹与悬饮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