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

ID:10749250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_第1页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_第2页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_第3页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_第4页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天价乌木之法律归属,从而有利于以后的法律实践,为天价乌木的法律归属找到一个方向。一、案件背景2012年2月,成都彭州市同济镇麻柳村村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一批巨型乌木。期间共雇人挖掘出7根乌木,最长的长达34米,胸径约1.5米,出土时重达60吨。经相关专业部门鉴定,吴高亮发现的乌木被确认为隶樟科的桢楠,即俗称的金丝楠木,为乌木中最贵的品种,其经济价值不低于1700万。对村民吴高亮来说,这本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然而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在于自己发现的天价乌木竟然归国家所有。7月4日,彭州市国资办召集相关部门正式

2、答复吴高亮:依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乌木属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归国家所有,奖发现者7万元。对于这个事实,吴高亮思前想后不能接受,最终一纸诉状将同济镇人民政府告上了法庭,2012年11月27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关于天价乌木的归属,目前也成为广大网民和法学专家讨论的焦点,围绕这个焦点,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何为乌木?乌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即是乌木,故乌木又称炭化木。历朝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

3、作了大量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乌木介于碳和木之间。即他是一种介于矿产和植物化石的中间产物,既不属于矿产,也不属于植物化石。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此可见,乌木价值不菲,因此也成为各方争论不断的原因所在,目前在关于天价乌木的归属问题上,主要以下观点:(一)乌木是否属于埋藏物关于乌木是埋藏物的观点,相关法学专家和网民都有类似的看法,彭州市财政局分管国资办的副局长陈彬作出这样的解释,即乌木属于地下埋藏物,原因在于乌木藏之于地下已距今成千上万年,也无法查清系由人为原因或是

4、地质变异所致,因此将其认定为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故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对上缴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那么关于乌木为埋藏物的观点是否恰当呢?我们先从埋藏物的概念入手,何为埋藏物?各国法律对其规定不甚统一,《法国民法典》第716条第2款规定:所谓埋藏物,是指掩藏或发掘的,其发现纯属偶然,任何人均不能证明享有所有权之物。其强调发现的偶然性。《意大利民法典》第932条第1款规定:埋藏物是某一隐藏或者埋藏在地下的、任何人均无法证明自己是其所有人的、有价值的动产。其强调埋藏物的价值性。

5、德国在立法上虽没有规定埋藏物的概念,但从其立法理由可以判明,埋藏物是长期被埋藏以至于不能查明所有人的物(《德国民法典》第984条)。其强调埋藏物的长期性。由此可见,关于埋藏物的概念,各国立法、学说之界定均未尽一致。但从各国的法律法规进行归纳来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一是须为动产,不动产因体积较大,固定性强且需要登记,故不能成为埋藏物的客体。二是埋藏物是埋藏于他物之中的物。三是埋藏物是所有人不明的物,关于所有人不明,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埋藏物并非没有所有人,其最初是有所有人,只是所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中断而现在不知何为所有人而已。而乌木是进过

6、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碳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很难鉴定乌木拥有所有人,或者说其根本就没有所有人,因此认为乌木属于埋藏物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柳经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政府引用法条有误。即在通常理解中,埋藏和隐藏都要是人为的,不是人为的不能被认为是埋藏物或隐藏物。由此得出,认为乌木属于埋藏物确实有待商榷。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探析,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与判处罚金刑中的相关制度方面的建议。一、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相关规定犯罪低龄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根据笔者所在单位业务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

7、罪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罪行上,如盗窃、抢劫、伤害等犯罪行为,对绑架、敲诈勒索、强奸等也不在少数。《刑法》第52条仅对罚金数额的裁量作了原则规定。具体适用罚金刑的规定主要有二个法律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第2款明确指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同时第4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单处罚金。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

8、未成年犯罪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并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数额。但罚金的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