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ID:10777745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_第1页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_第2页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_第3页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双黄烧伤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运用烧伤湿润医疗技术治疗小面积二度烧伤,提高愈合质量。方法按处方比例取黄连、黄柏等7味中药,制成膏状,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取60只昆明小白鼠,分成空白组、低、中、高剂量双黄烧伤膏组、京万红组等5组,观察对小鼠二甲苯致炎的影响和对小鼠热板致痛阈的影响;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312例小面积二度烧伤患者,做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药膏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抑菌作用弱;对二甲苯所致的小白鼠耳廓肿胀

2、有抑制作用;对小白鼠热板致痛阈有提高作用;临床观察该药用于创面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并可缩短创愈时间。结论 双黄烧伤膏用于小面积二度烧伤创面,可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愈时间,提高创愈质量。【关键词】烧伤 双黄烧伤膏 湿性医疗技术二度烧伤创面治疗方法因各家医院经验不同而多有差异。随着烧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创面外用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湿性治疗理论的推出,使创面治疗不断改进。湿润环境利于受损上皮细胞恢复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如何有效保证创面湿润又不易发生感染是我们研究的重心。基于上述临床需要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研制中药双黄烧伤膏,通过动物实验

3、验证其对创面治疗的有效性,于2008年1月始用于临床。总结312例病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药品与试剂1.1.1双黄烧伤膏[解放军第202医院提供,制剂批准文号:沈自制字(2008)F04091,批号:20090421],京万红(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11651)。1.1.2菌种及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5923)、铜绿假单胞杆菌(27853)、大肠杆菌(25922)、营养琼脂培养基(北京奥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080809)。1.2试验动物:60只昆明小白鼠(沈阳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辽

4、宁动字2003-008)。1.3双黄烧伤膏的体外抑菌试验(滤纸片法)[1]1.3.1滤纸片的制备:用打孔器将优质滤纸片制成直径6mm的小圆纸片,干热灭菌后备用。将无菌滤纸片分别投入低、中、高三个剂量的该药膏中,浸泡2-4h,将其平铺于无菌培养皿中,放在紫外线灯下,让其自然风干。1.3.2抑菌试验:用接种环分别蘸取一环的各菌液,均匀划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再将含有药物的纸片贴于含菌琼脂平板内,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平板在室温下放置15min后,在35℃恒温培养18-24h,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评判该药的抑菌作

5、用。1.4动物试验1.4.1小鼠的镇痛试验按热板法将体重20±2g♀NIH小白鼠放入55±0.5℃水中,小鼠舔后足为痛阈指标,凡30sec内仍不出现舔足者弃用,挑选痛阈在5s-30s的小鼠60只用于试验,按法测定2次,间隔30min,取平均值为给药前痛阈值。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双黄烧伤膏低、中、高剂量组、京万红对照组等5组,每组12只。于每鼠双足分别涂以上药物0.2g/只。10min后用棉球擦掉药物,并将小鼠投入恒温水浴锅中,再次测定其痛阈值,以观察药物对痛阈值的影响。比较给药前后痛阈值的变化,按(用药后-用药前平均痛阈值)/用药

6、前平均痛阈值×100%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2-3]。1.4.2小鼠耳部肿胀试验将60只体重20±2g小白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双黄烧膏组、京万红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等5组,每组12只。用乙醚麻醉,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均匀涂抹100%二甲苯致炎液0.02ml/只。30min后,分别在小白鼠左耳炎症部位涂生理盐水、低、中、高三个剂量的双黄烧伤膏和京万红软膏,每鼠0.1g,右耳不做任何处理。4h后对小鼠进行颈椎脱臼处死,立即剪下双耳,用6mm打孔器取相同部位耳片,在电子天平上称重,按以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为肿胀度,以(

7、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为肿胀率。1.5临床资料与方法1.5.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312例小面积烧伤患者。男186例(59%),女126例(41%);年龄1-87岁,平均35.6±6.3岁。烧伤原因:热水烫伤210例,火焰烧伤66例,化学烧伤21例,电弧光烧伤15例。烧伤面积最小1%,最大面积10%,(平均5.5±2.3TBSA)。烧伤深度:浅II°创面250例(占80%),II°创面间有深II°或深II°创面62例(占20%),创面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及面颈部。1.5.2创面处理:新鲜创面以0.5%碘伏消

8、毒,去除污物及腐皮;深II°创面或已污染、感染创面用手术刀刮出其表层坏死组织后用双黄烧伤膏制作成油纱(厚度约1mm),覆盖于创面,外敷厚无菌沙垫包扎。渗出期每天换药一次,渗出期过后根据创面情况2-3天换药一次。1.5.3全身治疗: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