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

ID:10795221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题一、填空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__目的性__。2.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__国家和个人____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_国家_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_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__培养目标___;三是_______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____________。4.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

2、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_社会依据____和____个体依据____。5.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_系统协调原则___、___民主参与原则___和现实可行原则。6.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__-,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二、单选1.教育活动最终是(A)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国家      D学校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

3、分为(   D    )。A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C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3.在(A)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A《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C《美国2061计划》                         D《不让一

4、个孩子掉队》4.(B)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人格本位论三、辨析1.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答: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教育目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一

5、定社会的现实的人。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同时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

6、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首先,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其次,人们既然希望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再次,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第四,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2

7、.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该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柏拉图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也得训练出一大批安于生产,愿意供养统治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说,柏拉图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是与其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他那里,教育是社会政治的附庸。而教育社会学创始者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

8、同类型的教育,整个社会及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着教育能够发挥怎样的功能,正是由于每个社会都具有适用于全社会的全体成员的规范,教育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目的观一般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