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期末复习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

ID:10818320

大小:437.50 KB

页数:208页

时间:2018-07-08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_第1页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_第2页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_第3页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_第4页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知识:1、生字注音:萌发()翩然()归来孕()育簌簌()呈现()销声匿迹(        )农谚(    ) 海棠(    ) 纬度(   )刺槐(  ) 悬殊(  )济南(    ) 连翘()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差   落   种    衰    观翘3、形似字组词:翩簌载纬栽偏漱裁伟4、解释词语:A、苏醒:B、次第:C、翩然:D、孕育:E、簌簌:F、销声匿迹:G、衰草连天:H、载途:I、年年如是:J、周而复始:K、草木荣枯:L、花香鸟语:M、农谚:N、纬度:O、经度:P、生态学:5、文学常识:A、说明文的结构有()B、说明顺序是()

2、C、说明方法有()D、说明文的三要素()E、本文的说明顺序是()F、本文的作者是(),选自《》是根据《》改编的G、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什么是说明文?H、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二、结合课文分析问题:1、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何以此为题?2、课文第一自然段可以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语言用的好?3、本文多数情况下都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出两个例子,这样有必要吗?为什么?4、文中第二自然段从“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为什么?5、第

3、十自然段中的“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6、什么是物候?7、什么是物候学?8、&nb,sp;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意义?9、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10、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三、默写诗词五首: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1010/110897.asp八年级语文上复习提纲一、词汇积累绥靖阴遏锐不可当编算疟子寒噤仄歪张皇失措箱箧荡然无存肃穆荒谬絮说辟头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狼藉簌簌惨淡勾留蹒跚颓唐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琐屑交卸典质赋闲颓唐琐屑情郁于中触目伤怀凹凼尴尬烦躁塌败滞笨惶恐荒僻取缔骷髅愧怍闯码头克扣接济唏嘘噩

4、耗呵斥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连声喏喏匀称惟妙惟肖巧妙绝伦推崇驻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轩榭嶙峋丘壑镂空蔷薇重峦叠障额枋藻井殿试金銮殿伧俗纳凉帷幕缓冲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繁衍胚胎蟾蜍脊椎相安无事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失衡藩篱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幻觉吟咏绮丽殷红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二、课文理解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5、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22、《短文两篇》《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

6、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

7、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

8、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