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ID:1082405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_第1页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_第2页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_第3页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次要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把生物学教材中有蕴涵美的知识进行解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再次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力。    一、发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动物世界;生物与环境之间无不体现着生物的形态美、结构美、生理美、生态美。教师应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

2、生物界的自然美。    1.生物的形态美  自然界有生物200多万种,在教学中可通过展示教学图片和播放录像,展现生物的多种形态美。青青的小草,嫩绿的树叶,漂亮的花朵,悠闲的牛羊,让人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形态美;猛虎长啸森林,骏马驰骋草原,雁群列队南飞,松鼠跳跃林间等等又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展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美;向日葵从早到晚追逐太阳转,蜜蜂寻找花蜜时,优美圆形舞或“8”字摆尾等显现了生物的行为美。当这些大自然中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发出“如在画中”的感慨。    2.生物的结构美  不同的生物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显现出结构美。比如

3、鱼有鳍可以在水中游泳,马有四肢在陆地上奔跑,鸟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广泛分布在水中、陆地和空中,点缀着大自然。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再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它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态,也能给人对称的美感。动物中,各种精巧的蛋壳、贝壳、龟壳,以及人的头盖骨,都是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同样给人以良好的美感。受生物结构美的启示,科学家模拟玉莲的叶脉结构而设计了许多宽敞明亮的大型建筑,受车前子花瓣排列次序的启示而建造了新颖别致的螺旋状楼房,直接造福于人类。    3.生物的生理美  如仅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就能完成一般动物所应具有的一切生理活动;更多是不同的生物具有

4、与其功能相统一的特殊结构。如猫头鹰独特的羽毛特征与无声飞行有关,而猫的足下生有肉垫,指趾末端有钩爪,能缩进和伸出使得猫黑夜捕鼠准确无误。这些都让学生在感受生物的生理美的同时,感到自然造物的神奇。    4.生物的生态美  每种生物对它生活的环境都有一定适应性,表现出生态美。例如金鱼藻的叶为丝状;仙人掌的叶全部变成刺状;菜青虫的绿色外形,北极狐和白熊猫的体表为纯白色等都起保护作用;毒蛾幼虫的鲜艳色彩和花纹,枭蝴蝶大眼睛似的花斑,蜂类的黑白相杂的颜色,瓢虫的各种斑纹等都起警戒色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美。    二、重视教学艺术,让学生欣赏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

5、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美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尊重生物教学本身的规律,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美化生物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欣赏生物世界的自然美的同时,时刻感受到生物教学的艺术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展示内容美  针对生物教学内容的特性及其蕴涵着美的因素,展示其美的各种形态。例如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节教学时,我准备各种颜色鲜艳的、适应不同水层生活的金鱼,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养殖,让学生隔着玻璃看清它们的特征;在对“海葵”、“珊瑚”等水生动物的教学时,采用录像特写镜头进行展示,从美学角度归纳出生物的自然属性。又如讲“花的结构”时,课前在实验

6、台上放置妖艳欲滴、靓丽芬芳的鲜花,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吸引,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片段,配以抒情音乐以及优美的画面,营造出一个百花争艳、蜂蝶飞舞、欣欣向荣的春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想像力,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花的结构中都存在着对称美、均衡美,都遵循着美学原理,蕴涵着美学规律。由此再引申,不同环境中的花不同,同一环镜中的花也千差万别,说明生物各自以自己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实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学生体会这其中的生态之美。从而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探求美的真谛,得到美的享受。  2.运用语言的美  讲课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是师生思想和情感的

7、交流。教师的语言要自然流畅,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语气要柔和,声音要优美,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语调要抑扬顿挫,并与体态语言配合得自然恰当。比如在生物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成语,能够生动风趣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使学生欣赏语言美。画饼充饥——人的条件反射;津津有味——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使味蕾感觉到甜味;牵一发而动全身——食物链中每种生物都有其重要地位,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整个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3.设计电化教学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