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

ID:10870711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_第1页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摘要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防治枯黄萎病的对策,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防治对策    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的延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对棉花的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摸清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目前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  1发生特点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的生态条件[

2、1]。棉花枯萎病属维管束病害,从解剖学上看,感病植株的多个器官都能带菌。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萎病发生的高峰期。棉花枯萎病的消长与品种抗感性、生育防疫以及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经测定土壤温度在20~27℃发病最重,28~31℃有所降低,32℃以上停止发生;当土壤水量在60%~75%时发病率最高。黄萎病的发生除了与病原寄生植物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关系密切,病田内病情消长适宜温度在25~28℃,低于22℃、高于30℃时发病缓慢,超过35℃时出现隐症。黄萎病的发生与棉花生育期也有一定的关系,花铃期发病最严重[2]。  2重发原因  2.1种子带菌,

3、主栽品种不抗病  种子带菌是新疆地区枯萎病迅速扩展的主要原因。随着内地各省优良品种的不断引入,放松了检疫,大量的菌量和复杂的菌系传入,导致新疆棉区病田减产甚至绝产。没有很好地组织普查,无法确切划分疫区和保护区。.各用种单位对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情况相互封锁,有时供种单位明知种子来自病田,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隐瞒实情,促进了病害的迅速扩展和蔓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新疆自育的棉花主栽品种均不抗病,南疆自育的棉花主栽长绒棉品种新海13、新海14等均不抗病。对目前的抗病品种新海15的枯萎病情指数的鉴定在15.8%,在新疆地区属于耐病。  

4、2.2连作年限长,土壤含菌量大  新疆宜植棉区和次宜植棉区许多县乡团场由于棉田占种植业面积的比重高达60%~70%,甚至更高,轮作倒茬困难,尤其是病田秸秆还田,棉田枯萎病、黄萎病病菌越积越多。病菌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均相当长,并可随种子、土壤、流水等传播,极易使棉田发病越来越重。带菌组织腐烂分解,病菌在土壤中生存1~20cm耕作层数量最多,分布深度可达土层60cm。病残体是近距离传播病害重要的载体,农具随机耕作业也是近距离传播的途径之一。原来病田内的病棉杆、枯枝、落叶病残体也可使病菌近距离扩散,使得原来的无病田或零星病田逐渐成为轻病田或重病

5、田。  2.3病原菌致病类型复杂多变  新疆棉区地域辽阔,南北疆气候生态、土壤等多种条件差异较大,是典型的灌溉棉区。棉花生育前、后期气温低,中期气温高、光照足,但湿度低,致病力、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复杂多变,许多单位只参照品种介绍,未经试种和示范,从内地不同棉区大量引种,加速了病害的传播速度。据石河子大学植病教研组调查,新疆枯萎病菌主要以7号小种为主,既感染海岛棉又感染陆地棉,在7号小种内仍存在致病性不同的致病类型;黄萎病也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  3防治对策  3.1严格产地检疫  严格产地检疫,防止病原传播,杜绝盲目调运,做好普查工作

6、,划分无病区、轻病区和重病区。在此基础上建立病田条田档案,加强植物检疫,合理品种布局,选留无种田,自行繁育无病良种。在留种田内每年至少在6月中旬和8月上中旬进行2次产地检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确有必要调种、引种的,应通过种子调拨和检疫手续。凡调运带病种子或科研需要的少量棉种,应按检疫要求进行棉种消毒处理;经过2~3年试种、鉴定和繁殖,才能在无病区推广[3]。  3.2种植抗病品种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系土壤传播病害,属维管束病害,从病虫流行传播途径来看,感病植株的种子以及器官均可带菌传播,因而切断其传播途径是防止该病扩散传播的重要途径

7、。从现阶段的技术发展看,控制维管束病害、土壤传播病害的最有效途径当首推种植抗病品种,这也是综合防治的基础[4]。近几年来新疆地区自育的品种抗病效果不错,推广一定的面积,对控制枯萎病的蔓延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漫灌则起着传播病菌的作用。在病区不能提倡棉杆还田,重病区翻耕收种,轻病田及时拔除病株,集中销毁,水旱轮作1~2年即可,当年病田棉花安排单收、单轧,棉籽集中高温榨油。凡精耕细作的棉田,棉花长势旺盛,极少因病死株;耕作粗放的棉田棉花根系发育不良,长势不强,抗病力降低,从而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