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

ID:1099595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_第1页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_第2页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_第3页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_第4页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给予阿苯哒唑驱虫治疗3个疗程,同时辅助激素、甘露醇等治疗,观察临床特点和疗效,与其他型脑囊虫病做疗效比较,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实质小囊型脑囊虫病青年男性高发,多病灶为主,以癫痫、高颅压为主要表现。驱虫效果好。脑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累及部位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蛛网膜下腔型、脊髓型。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青年人脑囊虫

2、病患者105例,经头颅CT、MRI证实为脑实质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8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青年人发病,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病灶位于脑实质,并经血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符合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1],其中59例行头颅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多发性小囊型为治疗组,其他类型表现的为对照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病程25d~5年。有食豆猪肉史9例,皮肤囊虫14例,脑脊液细胞学改变25例;首发症状及体征:癫痫者48例,高颅压者46例,头痛者30例;影像学表现:头颅CT及MRI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小囊,病灶均位于大脑半球,囊中均有一个或多个有结节影。

3、对照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后入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阿苯哒唑400mg,2次/d,10d为1个疗程,间隔10d,再行下一个疗程治疗,共3个疗程。酌情应用甘露醇、抗癫痫、止痛等对症治疗。为抑制杀虫时的变态反应,均给予地塞米松10mg,3次/d,7d,后减为5mg,3次/d,3d。第3疗程结束后均复查头颅CT,与治疗前对比。1.3疗效判定①基本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病灶完全吸收,小部分出现钙化;②显著进步:症状完全消失,小部分患者病灶完全吸收,大部分患者见1~2个或多个钙化

4、灶;③好转: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稍差;④无效:症状无改善,病灶无改善。1.4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2结果2.1疗效观察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2.2不良反应驱虫过程中未出现脑疝、皮疹、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3讨论3.1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影像学特点绦虫的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后六钩蚴逸出,六钩蚴钻入肠壁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寄生于脑实质,根据存活的状态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影像形态,活的囊虫呈囊型[2],直径<20mm为小囊型脑囊虫病。①病灶分布:病灶常多分布于大脑半球,灰质或白质,少数也

5、可同时累及小脑、脑干,病灶常多发[3]。本组中全部患者行头颅CT检查病灶均位于大脑半球;②头颅CT平扫:脑实质内多发散在小的低密度区,圆形,边界清楚,直径多在3~10mm,囊内出现小结节影是其特征性表现[3],能准确发现死亡囊虫钙化影。本组患者脑实质内多发散在小囊,囊中均有1个或多个有结节影,治疗后病灶钙化56例;③头颅MRI:对病灶显示优于头颅CT,通常MRI能发现CT所不能发现的囊虫,尤其是T1加权像能很好地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数目及囊内结构[3],但对死亡囊虫的判定,不如头部CT能准确发现其钙化影。3.2驱虫治疗阿5苯哒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可选择性与不可逆性地抑制

6、虫体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活性,阻碍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因能源耗竭而逐渐死亡。虫体死亡释放异体蛋白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或加重脑水肿,故激素辅助治疗抑制变态反应,以及甘露醇控制脑水肿的辅助治疗是驱虫治疗成功不可忽视的措施。本文中全部病例给予阿苯哒唑驱虫治疗,两组患者均在第一疗程结束时症状完全消失,应用第二及第三疗程时无不适,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3.3青年人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临床特点①影像学上多发小囊型脑囊虫病发病率高:脑囊虫病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地区,我国脑囊虫病约占囊虫病的80%~85

7、%[4],有逐年增加趋势。累及脑实质者影像学表现为囊泡型、脑炎型、多发结节型、环行强化型、多发钙化型等多种改变,其中囊泡型最为常见,包括小囊泡型和大囊泡型,而又以前者多见[4],这可能与存活的状态有关。本组病例中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占全部脑囊虫病的576%,说明影像学上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发病率较高;②青年男性是多发性小囊型脑囊虫病的高发人群:本组同期105例中80例为青年人,占76%,且男性居多,可能与青年男性活动范围广、进食复杂有关;③癫痫、高颅压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国外报道有50%~70%脑囊虫病有癫痫发作,国内报道为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