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ID:11005991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论文.freel,长8.0m,5~6层,床架间距60~80cm,最底一层离地面不得低于30cm。菇房外披塑料膜,.freel2为宜。2选择合理配方姬松茸为草腐菌,稻草、农作物秸秆及禽粪可作为栽培原料。栽培时根椐当地原料来源可选用以下配方:①稻草76%、干牛粪20%、尿素0.5%、磷肥1.5%、石膏粉1%、石灰1%;②玉米秸秆(经粉碎)36%、棉籽壳36%、麦秆11.5%、禽粪15%、碳酸钙1%、尿素0.5%;③稻草49%、木屑46%、过磷酸钙1%、硫酸铵1%、尿素1%、石膏粉2%;④稻草

2、95%、过磷酸钙1%、硫酸铵1%、尿素1%、石膏粉1%~2%。3适时栽培姬松茸发生期间要求高温、高湿、通风的环境条件,姬松茸最适出菇温度18~21℃,可以选择秋季或春季比较适宜的时间,一般播种40d后可出菇3。温度以达到22~28℃为好。栽培方式以室内床栽为优,也可采用发酵料室外畦栽和袋栽覆土出菇法。4科学建堆首次发酵,时间为12~15d。稻草、秸秆分别预堆3~4d,以后原料充分吸足水分。在底部放一些长秸杆或稻草,然后按一层草料一层粪肥的方式逐层建堆,尿素要在建堆时与主料一起加入,碳酸钙、石膏粉等可选择在

3、第1、第2、第3次翻堆时根据当时的pH值酌情加入,并浇水。浇水时应掌握一湿二调三控制的原则,一般需翻堆3~5次,翻堆时力求培养料发酵均匀。二次发酵,经首次发酵的培养料在料温30℃以下,最后一次翻堆时迅速将料运进菇房,顶层和底层不铺料。关闭门窗,让其升温至45~50℃,再用汽油桶改装而成的蒸汽发生炉。料温58~62℃保持8~10h,之后保持菇房内温度48~50℃在4d左右。温度掌握前攻、中控、后稳定的原则。经二次发酵后,腐熟料标准应呈棕褐色,富有弱弹性,香味浓无臭味,秸秆一拉就断,可见嗜热菌群。5播种可选用

4、姬松茸4号、岩出101、日本姬松茸等品种。在确定料温在30℃以下,无氨气,CO2浓度未超过0.5%,即可播种。播种可采用穴播、点播、撒播等方式。播种20d后以菌丝长至料高2/3时进行覆土,土壤以富含腐殖质、pH值5~7、含水量65%、经过灭菌消毒的田园土为好,土层厚3cm。覆土时采用二次覆土的办法,即覆完粗土后,表面再盖1层细土。快出菇时加强温湿度等管理4。覆土20d以后,即可见少量菌丝爬上覆土层显露土表。此时需向土面喷水,将空气相对湿度增至90%以上。一般2~3d后大量小菇蕾发生。6出菇期管理原基长至2

5、cm时应停止喷水,以防止产生畸形菇。空气相对湿度85%~95%,温度20℃以上,整个出菇期可以采4~5批菇,采收后适时补土、喷水、通风。在采收过2次后,应适时用1%尿素或复合肥浇喷,以提高后期产量和质量。出菇周期10d左右,出菇可持续3~5个月,管理得当产量可达10kg/m2。姬松茸有抗杂菌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受杂菌的污染。在实际操作环节中要严把质量关,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及时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勿使畦床面长期过湿。有病虫害时可加入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若发现菇蝇、螨类、线虫等可用三氯杀螨醇、菇虫净

6、二号等高效低毒药物防治。7采收与加工以菌盖尚未开伞,表面淡黄色,有纤维状鳞片,菌幕尚未破裂时采收为宜,每天应在早上、傍晚、22:00采摘1次,用三指轻轻旋起,采大留小,防止松动附近菌丝和幼菇。采收后用将菇脚黏土部用小利刀削除,然后清水漂洗。姬松茸的产品可鲜销,也可选择干制、盐渍、保鲜、罐头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其干制加工采用二次烘干法,先到烘房脱水85%左右,取出整理,第2次放进去脱水至全干。干品分组包装。盐渍加工,清水漂洗煮熟后,加入15%的食盐,装桶,入厂深加工。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