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

ID:11006229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_第1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_第2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_第3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_第4页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及处置[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扩大信贷以支持经济的增长,贷款规模和贷款增速都十分惊人,而在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却实现了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因此应对不良贷款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置。[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110-02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5.2亿元,不良贷款率1.3%,比年初下降0.28个

2、百分点。分机构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47.7亿元,不良贷款率1.46%,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0.8%,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0.7亿元,不良贷款率1.11%,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8.2亿元,不良贷款率2.34%,外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4亿元,不良贷款率0.72%。由图1可以看出2003—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在下降。7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原因分析1.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末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按贷款期限

3、分,短期贷款余额15.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7%;中长期贷款余额2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5%。到2010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88.12万亿元,增长18.4%,其中贷款总额47.4万亿元,增长18.2%,占总资产的53.7%。短期贷款增长7.9%,中长期贷款增长38.2%,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总贷款的56.3%。由此可以看出贷款总额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贷款长期化趋势,而基数的增加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并且由于贷款的长期化趋势使不良贷款的出现存在着滞后性,掩盖了不良贷款的风险。72.由于我国不良贷款额巨大,不可能依靠银行自身利润消化,2

4、003年底为了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核销了建行569亿元、中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4年,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的需要,将建行1289亿元、中行1498亿元的可疑类不良贷款以50%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并从外汇储备中拿出450亿美元注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05年我国政府向工商银行进行注资150亿美元,并将工行7050亿元的不良贷款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2008年为了顺利完成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政府剥离了70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处置对策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贷款基数的增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我国商

5、业银行的实际风险,并且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情况下仍然要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以及做好不良贷款的处理。(一)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的大量发生1.加快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不良贷款的产生,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应包括:相关基本资料、违约记录、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企业经营水平和市场前景等要素。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

6、进行调整。72.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资膨胀欲望,减少信贷资金被其直接或间接移位现象的发生,降低贷款风险度。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长远看,是决定贷款安全性的根本。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做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3.实行审贷分离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

7、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做细做实“贷款三查”,防止信贷资金“空转”或被挤占挪用,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满足客户的生产建设、服务运营或消费需求。防止新增贷款过度集中,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4.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以贷款质量作为利润增长的前提条件,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