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ID:11050285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_第1页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_第2页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_第3页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_第4页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1716.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CurrentClinicalMedicine2005年第3卷第16期延,以成倍的速度在各个领域,各类人群中传播.从表1可以看出,我市梅毒感染者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2O03年,2OO4年梅毒阳性率较前几年明显增高,这与全国疫情相似.梅毒感染者性别差异无显着性(P>0.05),年龄以18~4o岁摄多,可能是因为梅毒主要经性传播,这一年龄段人群由于性生活活跃并相对开放,使其成为梅毒的高发人群.我

2、市梅毒阳性率增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我市旅游知名度的提高及经济开放程度的加大,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增多,梅毒感染率呈增长趋势.(2)我市献血人群发生了改变.20002001年,我市无偿献血主要以计划献血为主,由单位根据无偿献血指标组织人员报名参加无偿献血.这部分人员大都经过单位查体,身体状况较好,梅毒感染率相对较低.从2O02年开始,我市无偿献血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这部分人群流动性大,工作社交范围广,传染病感染机会多,这是造成梅毒阳性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3)

3、20O2年以来,我站以ELISA法双抗原夹心法进行献血者梅毒的筛查,该法较RPR,TRUST法灵敏度高,大大提高了梅毒抗体的检出率.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广大输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大力推行无偿献血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献血者了解更多的献血知识,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受血者,尽可能地筛除高危献血者.同时,血站应加强对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应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并使血液在2~C6~C保存72h后再发往临床,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同时,要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和

4、试剂,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收稿日期:2005—06—01)(编辑:若月)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丁喜成,王美秋.王璐【摘要】目的探讨保证安全输血措施及意义.方法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结果1994~2OO4年共采血5o万人次,未发生一例输血传染病.结论保证安全输血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措施;传染病;安全输血【中图分类号】砒83.9【文献标识码】B血液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本身又可以成为致病物质的载体,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

5、素,安全的血液既不含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也不含有药物,酒精,化学物质,同时不能含有能伤害受血者,危及受血者生命和引起受血者患病的各种因素.因此,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l输血传播性疾病(血源性疾病)输血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甲型肝炎病毒(HAV),庚型肝炎病毒(HG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my),巨细胞病毒(CMV)等的病毒感;也可引起巴贝虫病,弓形虫病等寄生虫感染;也可经血传播疟疾,登革热等昆虫源性疾病;还可以引起微生物污染和传播如疯牛病

6、,耐药菌的传播和梅毒螺旋体的传播等.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以加强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检测方法较为局限,还无法识别和排除某些病毒.这些通过输血传染的疾病往往是经过窗口期的感染,即来自于病毒感染的初期,有文献报道献血者中15%的HCV可能处于窗口期而不易被发现ll;一些低水平的肝炎,HIV携带者或抗体效价低于检测阈值的献血者的血液,使早期传染病难以检出,因此输血有引起传染病的危险.2保证安全输血措施2.1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对全国血站系统

7、实行统一的,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我站从1994年建站以来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确保血液质量的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青岛市中心血站【文章编号】1726—7587(2005)16—1716一舵关键环节上下工夫,即从低危险度献血者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I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为目标,以确保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2.2从低危险度献血者中采集血液目前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试剂,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这是因为在病毒感杂的初期,人体尚未产生相应抗体,或相应抗体

8、水平甚低,未达到可检出水平(窗口期感染),还受实验方法,试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限制,以及人为差错的影响.此外,还有些可引起输血传播的病毒与微生物,现在我们尚无检测方法或根本还没有发现,应该指出健康的献血者是保证临床输用安全血液的首要环节.因此.从低危人群中发展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和吸引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障.我站1994年建站即开展无偿献血,1998年9月即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者,2001年实现街头献血99%以上,经过几年对献血人员的统计,街头献血者合格率达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