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

ID:1108421

大小:171.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7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_第1页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_第2页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_第3页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_第4页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卷第1期过程工程学报Vol.3No.12003年2月TheChineseJournalofProcessEngineeringFeb.2003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法采收的初步研究12122郑毅,崔景芹,马润宇,丛威,蔡昭铃(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摘要:通过对盐藻细胞的浓缩倍数和采收率的测定,考察了藻液pH值、气体流速(vg)、藻细胞初始浓度(C0)对盐藻细胞的泡载分离采收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盐藻细胞泡载分离采收条件.结果表5明:在vg为60ml/min,C0为2.58×10个/ml,pH值

2、为7.5的条件下,盐藻细胞泡载分离的采收率达90%∼94%,浓缩倍数达30∼34.泡载分离是分离浓缩盐藻细胞的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关键词:盐藻细胞;泡载分离;浓缩倍数;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Q0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6X(2003)01−0043−051前言[1]盐藻(Dunaliellasalina)是一种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工和养殖业中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微藻.[2]已在我国及美、澳、日、以色列等国实现大面积培养,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微藻产业.目前生产上5采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盐藻细胞的培养浓度比较低,通常为(4∼5)×10个/ml,且细胞的形体微小,[1,3−5

3、]一般为14µm×22µm左右.藻体密度与水相近,因而细胞的采收较为困难.传统的固液分离[6]手段都具有一定的局限,如絮凝沉淀法会污染产品、过滤法分离效率低等.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高速离心法,但能耗高并破坏微藻细胞.泡载分离是一种较新的生物分离方法,它通过鼓泡使细胞或溶质聚集在气−液界面,借助浮力上升至溶液主体上方形成富集层,以达到分离、浓缩溶质和净[7]化液相主体的目的,特别适于低浓度产物的富集.迄今为止,泡载分离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微生物的分离,在生物发酵液分离、废水处理以及[8−11][12−14]微藻的分离中都有应用.然而将其应用于盐藻细胞的采收却较少报道.而且目前所采用的泡载

4、分离微藻大都是在预先加入某种絮凝剂的条件下进行的,增加了后序处理负担.本工作考察了在无絮凝剂的情况下泡载采收盐藻的可行性,初步研究了气体流速(vg)、藻细胞初始浓度(C0)及藻液pH值对盐藻的批式泡载采收的影响.2材料和方法2.1材料与仪器藻种:内蒙古兰太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经纯化后使用.仪器:FA2004上皿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SZ−D2倒置式显微镜(重庆光学仪器厂);pH−HJ90型数字式pH计(北京创业仪器厂);HZQ−QG温控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公司);LZB型玻璃转子流量计(沈阳玻璃仪器厂);玻璃泡载分离塔(自制);2.5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自制

5、).2.2培养方法[4]培养基:选用ASP2为培养基(不加维生素溶液).收稿日期:2002−09−24,修回日期:2002−11−21作者简介:郑毅(1976−),男,福建省平潭县人,硕士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丛威,通讯联系人.44过程工程学报3卷藻种纯化:在ASP2培养基中加入1.5%∼2%的琼脂粉,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并制成平板,将经o夏季强日光照射培养的藻液涂布到平板上,于温控培养箱中30C下静置培养,每天人工摇动1∼22次.以荧光灯为光源上、下照光培养,上光源平均光强3.6~4.0mW/cm,下光源平均光强5.7~6.02mW/cm.平板培养一周后将大而红的藻株转接进10ml(

6、含5ml培养液)锥形瓶,培养5∼7d后再次划线或涂布分离,经3次反复纯化得到的大而红的藻株经10和50ml(含20∼30ml培养液)扩种培养,最后接入250ml锥形瓶培养5∼8d作藻种.2.5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将200ml藻种液接入装有1800ml液体培养基的2.5L光照o2培养玻璃罐,在温度30C、光强1.6mW/cm、NaCl浓度12%、CO2−空气混合气体(CO26%,ϕ)45通气量20ml/min、接种浓度8×10个/ml的条件下培养7d左右,藻细胞浓度达到(5~6)×10个/ml,作为泡载采收实验藻液.2.3泡载分离装置与实验方法实验装置见图1,主要由高压氮气瓶、

7、饱和增湿缓冲罐、流量计和泡载分离塔等组成.分离塔主体由玻璃制成,内径20mm,高25cm,塔底焊接直径19mm的G3耐酸过滤沙片(孔径16∼30µm).实验方法:将原藻液配成预定的3种不同的初5始浓度(1∼2,2∼3,3∼4)×10个/ml,再用1mol/L的HCl和1mol/L的NaOH将藻液的pH值调到实验所需值.实验开始时先将待处理的藻液200ml1.Carriergas2.Valve3.Humidifier一次性倒入分离塔中,然后开启氮气瓶阀门,氮气4.Ga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