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ID:11109942

大小:11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0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_第1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_第2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_第3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_第4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培训讲义培训学科:《心理健康》培训时间:2017年7月9日——7月20日学时:8学时第一讲心理健康的概述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7年7月日授课内容:心理健康的概述教学过程: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广义的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的统称。二、心理健康的界定(一)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过去人们将健康与疾病看成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无病就是健康,健

2、康就是无病。而现在,人们将健康看成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心理健康也是一个连续体;可分为心理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1、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是指个体的认知、情绪、态度和行为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1)本人评价是:不觉得痛苦,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2)他人评价是:不感觉到异常,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

3、象。(3)社会功能状况是:社会功能良好,能胜任家族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能利用现有条件或条件实现自我价值。2、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指的是正常心理下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程度比心理障碍要轻,性质也不同。打个比方来说,一般心理问题就像平常的感冒发烧,心理障碍就好比脑膜炎,如果感冒发烧不进行治疗就有引发脑膜炎的可能。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障碍的关系也是如此。心理健康辅导就是感冒药,治好感冒预防脑膜炎。一般心理问题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

4、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主要表现的是:(1)时间短暂,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2)损害轻微,对个体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主要有以下状况:如“郁闷”、“很累”、“不高兴”、“没兴趣”、“应付”、“没劲”等。(3)能自己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听音乐等放松方式能使个体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3、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体或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

5、或偏离。主要表现的症状有:(1)不协调性,患有心理障碍的个体,他们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思维模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儿童出现成人行为或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等等。(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4、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由于个体或外界因素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主要表现的症状有:(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下降,记忆力下降、缺乏精力、抑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或意志减退等等。(2)损害大,患者不能

6、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总觉得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4)需精神病医生的治疗,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精神病的治疗而康复。就是人们所说的得了精神病一样,就要到精神医院去看医生治疗,精神病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二)心理健康是一个波动状态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较稳定地处于“最佳心理健康——最差心理健康”这一连续体的某一位置,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波动状态。尤其是

7、那些突发、重大、负面的生活事件,更容易对个体心理健康状态造成不稳定和消极的影响。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一个原本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学生,面临家族父母的离婚、父母过世、父母外出打工等等打击,于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幸福感下降、适应不良、情绪低落、人际退缩等种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抑郁、自伤、自杀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17年7月日授课内容: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指衡量个体心理状态是否低于或高于一般人的指标。心理健康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具有健康心理

8、,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