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

ID:1112823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_第1页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_第2页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_第3页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_第4页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艾儒棣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拾零【摘要】:介绍艾儒棣治疗聚合性痤疮的经验。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热毒炽盛,痰湿瘀结。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应分期治疗,急性期以清热解毒、透脓消肿为主,化痰散结为辅。慢性期以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为主,清肺解毒为辅。对聚合性痤疮,遗留下来的瘢痕疙瘩,结合外治。【关键词】:聚合性痤疮;分期辨证论治;经验;艾儒棣【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200-2聚合性痤疮是痤疮中最严重的类型。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常位于面、胸、肩、背及后颈部

2、,同时也可在臂部、前臂、大腿及面部发生。皮损成多形性,有粉刺、丘疹、囊肿、脓疱。数个脓肿聚合,破溃后有的形成流脓的窦道,愈后留下明显瘢痕或瘢痕疙瘩。本病病程缠绵,病情时轻时重,治疗颇为棘手。在中医古籍中对本病多有描述,如[1]《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2]张介宾注:“痤,谓色赤,脂愤内蕴血脓,形小而大,如酸刺枣,或如按(疑“豌”)豆,此皆阳气内郁所为,待�5而攻之,大甚出之。”西医口服抗生素、维甲酸类药,或试用内分泌疗法,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艾

3、儒棣教授是全国著名皮肤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年。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聚合性痤疮经验介绍如下。1探究病源,紧扣病机艾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热毒炽盛,痰湿瘀结。多由于肺胃热盛,熏蒸肌肤,邪毒壅结;脾失健运,蕴湿积热,痰湿互结;肾阴不足,心经火旺,久则气血凝滞,瘀滞化毒或炼液为痰,痰湿瘀结,郁于肌肤腠理所致。如[1]《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而复感外界毒邪亦是诱发本病致病的条件。故本病是热毒炽盛,痰湿瘀结,复感外界毒邪,发于皮肤而成。2病分二期,

4、各有辨证艾儒棣教授认为聚合性痤疮病分二期,急性发作期,皮疹红肿时,先以清热解毒、透脓消肿为主,化痰散结为辅。慢性期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为主,清肺解毒为辅。热毒炽盛证�急性期�5:症见面部、胸背满布红色丘疹、结节、脓疱,或有囊肿窦道,按压有波动感,自觉疼痛,破溃流脓,消退后皮肤可见瘢痕,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治则:清热解毒、透脓消肿,佐以化痰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物:银花藤30g、连翘15g、防风10、白芷10g、赤芍15g、丹参30g、夏枯草30g、白花舌蛇草30g、皂角刺30g、浙贝母3

5、0g。毒邪炽盛者肿胀痛较重,加五味消毒饮、败酱草;结节、囊肿多者,加消瘰丸;便秘者,酌加草决明、槐米、牛蒡子、瓜篓仁。痰湿瘀结证�慢性期�:症见面部、胸背以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囊肿或瘢痕疙瘩为主,可伴有脓疱、粉刺和色素沉着,舌淡红或黯红,苔薄黄或薄黄腻,脉弦滑。治则: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佐以清肺解毒。方用消瘰丸合验方清肺饮加减。药物:玄参30g、牡蛎20g、浙贝母30g、夏枯草30g、珍珠母20g、皂角刺30g、丹参30g、枇杷叶20g、黄芩15g、桑白皮15g、薏苡仁30g、栀子15g、白花蛇舌草30

6、g、漏芦根30g。面部油脂分泌较多者,酌加槐花、冬瓜仁、茵陈;便秘者酌加草决明、槐米、牛蒡子、瓜篓仁;瘢痕疙瘩为主,结节难化者,加水蛭、红花、银花藤,去枇杷叶、黄芩、桑白皮、栀子;痰结重者,酌加瓜篓仁、白芥子、猫爪草、山慈菇;脾虚者加四君子汤。3病案举例李某,男,22岁,2009年6月3日初诊。患者近4年来反复发生胸背、面部痤疮,曾皮损内注射得宝松,及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患者胸、背、面部密5集的炎性丘疹、结节、脓疱、瘢痕及囊肿,色鲜红,疼痛明显,微痒,眠可,二便常,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诊断:

7、聚合性痤疮伴瘢痕。治则:清热解毒、透脓消肿,佐以化痰散结。方剂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草决明30g、槐米30g、银花藤30g、防风10g、白芷10g、赤芍15g、皂角刺30g、蚤休20g、玄参20g、麦冬10g、桔梗20g、浙贝母30g、漏芦根30g、白芥子15g、甘草6g,服7剂。2009年6月10日复诊,服药后患者诉大便溏稀,面部未见新发,胸部疤痕色红,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药巳中病,守法守方加减如下:银花藤30g、野菊花15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蚤休20g、防风10g、白芷10g、赤芍

8、15g、丹参30g、夏枯草30g、白花舌蛇草30g、浙贝母30g、甘草6g,服7剂。定期复诊随症加减,嘱其清淡饮食,冷水洗脸。经治5月至2009年11月4日复诊,服药后面部脓疱、囊肿消退,后颈部有少新发小丘疹,唇干色红,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今治痤疮兼以软坚散结,处方:枇杷叶20g、黄芩15g、桑白皮15g、薏苡仁30g、栀子15g、白花蛇舌草30g、漏芦根30g、浙贝母30g、玄参20g、麦冬10g、桔梗20g、猫爪草10g、山慈菇10g、蚤休20g、夏枯草3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