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ID:11138720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_第1页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_第2页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_第3页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_第4页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一)填空题1.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成年人在安静时所需要的氧量大约每分钟毫升。2.成年人安静时的和相同,大约每分钟250毫升,表明即使在安静状态下都需要摄取适宜的氧,以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所需。3.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是每分需氧量大。例如100米赛跑时的需氧量每分钟可达升,而跑时的需氧量却为每分钟2~3.5升。4.人体在运动中出现稳定状态,表明此时运动中满足,但是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出现氧亏。这是由于运动初期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等因素所致。5.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但

2、每分钟需氧量却。6.长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虽然每分需氧量,但总需氧量却。7.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也可以称为或。8.氧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运动初期、的消耗以及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生理惰性,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不能立即提高到与运动的需要而形成的。9.在运动中即使吸氧量需氧量,机体出现稳定状态,在运动开始阶段也会出现。10.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氧亏表现在运动初期,是运动时的和之间出现的差异。11.运动后恢复期的吸氧量与运动中的不相等,运动后

3、恢复期的并不是完全只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结束后,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所消耗的氧。12.在激烈运动后恢复期中,除偿还在运动初期分解供能欠的一部分氧亏外,还应偿还由供能所欠下的氧亏。13.运动后过量氧耗不仅用于偿还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后所消耗的氧。14.运动后、浓度的变化以及升高的影响,均为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15.运动后过量氧耗的生理作用为偿还的氧亏,以及在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16.最大摄氧量反映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和的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

4、。17.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等。18.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等。19.影响乳酸阈的因素有、、、运动项目和环境条件等。20.乳酸阈、通气阈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意义在于、、。(二)判断题1.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需氧量。()2.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3.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

5、量,称为氧亏。()4.安静状态下的人体每分钟吸氧量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200~300ml)。()5.运动后过量氧耗主要用于偿还在运动初期ATP、CP分解供能欠的一部分氧亏,以及由乳酸供能所欠下的氧亏。()6.运动后过量氧耗不仅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后恢复期所消耗的氧。()7.在运动中由于吸氧量满足需氧量,机体出现稳定状态,因此在运动开始阶段不会出现氧亏。()8.由于需氧量与体重成正比关系,而身高、体重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用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进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是适宜的。()9.最大摄氧量就是有氧工作能力。(

6、)10.最大吸氧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值用L·min-1表示,相对值用ml·kg-1·min-1表示。()11.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和无氧工作的能力。()12.心脏的泵血功能,称为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13.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称为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14.克索拉斯(Klissuras,1972年)等研究了25对双生子(15对单卵,10对双卵),发现最大吸氧量的遗传度较低。()15.有氧运动能力不仅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水平的能力有关。()16.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无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有氧代

7、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17.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18.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利用氧的百分率称为氧的利用率,表示肌肉利用氧的能力。()19.乳酸阈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急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20.乳酸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一个指标。()(三)单选题1.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称为()。A需氧量;B氧含量;C吸氧量;D耗氧量。2.安静状态下的人体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钟()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A需氧量;B

8、氧含量;C吸氧量;D耗氧量。3.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A运动后过量氧耗;B氧亏;C吸氧量;D耗氧量。4.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所消耗的氧量应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