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ID:11153826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_第1页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_第2页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_第3页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2010-09-1401:02:02我与一位曾获得优秀班主任的教师交流,问她:“你的班级怎麽就带的那麽好”。她不假思索的说:“爱心”,她又说:“有爱心,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能把学生带好,我点头承认她的看法。但我提出疑问与他探讨:“天下父母哪个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子女并不是个个都成才”。“溺爱反而害了孩子的例子举不胜举”。听了我的话她也点头承认。爱心固然重要,但更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尤其当今时代,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更

2、应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知识与培养人的能力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接受自我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应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免不了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班主任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又心里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里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批评取得良好效果。联系近些年的

3、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触。一、与人为善这是批评的动机问题,批评的出发点必须正确。批评不是为了出出怒气,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和觉悟。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必须抱定治病、除病的宗旨,既要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充满爱护学生的真挚情感。真正做到与人为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特别注意言辞,讽刺、挖苦、侮辱、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批评是要不得的,要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出发。二、实事求是。这是批评的态度问题。教师一但发现问题,要准确了解实情,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不是只看表面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问究竟,捕风捉

4、影,也不能只凭主观推测,异想当然下结论,实施批评。对别人的反映一定要了解、核实、认真分析,做到有根据,有理地实施批评。那种听风就是雨的草率做法往往是不可取的。只有与事实没有出入又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才易于接受。三、一视同仁。这是批评的情感问题。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在教师的印象中经常有好有坏。这或好或坏的印象不一定都是学生真实情况的全面反映,他常常带有教师主观上的情感因素。但是不管怎样,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理智性一定要强,对学生要进行客观地,分析做到“一碗水端平”。在批评学生问题上应当做到无亲无疏、无远近之分,都要以是同

5、仁。真正做到不因印象好就竭力遮盖,迁就姑息,也不因印象坏就借题发挥,大张跶伐。如果教师有偏向“看人下菜”,无疑将会失去批评的效果和批评者的权威。四、适度适量。这是批评的技术问题。一般来说,批评应搞明问题的性质、根源、危害、影向、及改正的方法。批评时言语要简练,说清即可,不必唠唠叨叨,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只要学生对其缺点有了明确认识,并表示要克服纠正或有悔改之意,这时就要“高抬贵手“,千万不要抓住不放,一得机会就敲打。那种抓住小辫子不放的批评只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发展为对抗。这就要求批评时要注意适度,刚柔相济,根

6、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做教育工作,把握分寸,一分缺点错误给一分批评,既不夸大,也不要缩小,切忌说过头话,夸大其词随意“拔高”的批评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进行教育.。五、方法适当.这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批评的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学生的错误、缺点有大小之分,问题的性质有轻重之别,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一样。要“对症下药”,批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有的该当众批评,有的则应事后个别批评,有的要严厉批评,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被批评者有所震动。有的则要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使被批评者提高认识,自觉改正缺点错

7、误,教师不仅要注意上述直接批评的方法,更要注意运用间接批评的方法。如表扬式批评法,通过表扬好的也就间接批评了差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进步更大。又如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坚定改正错误的意志。再如环境批评法,即用好的环境来影响学生使其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可见只有讲究批评的艺术才会有艺术的批评,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总之,批评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腹之痛的深刻,但从尊重学生、管理学生出发学生终会领会到教师用意的。教师只有在批

8、评时自觉做到:与人为善,实事求是,一视同仁,适量适度,方法适当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达到批评的目的。然而批评只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辅助手段,在工作中仍需以表扬为主,多从正面激励学生上进,二者主次位置不可颠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