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

ID:11212244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_第1页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_第2页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_第3页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_第4页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文明与政治稳定【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稳定/辩证关系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既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又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注:彭庆军、虞崇胜:《政治文明研究综述》,《理论前沿》,2002年第22期。)具体说,首先,政治文明包括所有的积极政治成果,这表明政治文明是与野蛮、消极、反动的东西相斗争而发展的,是与愚昧落后的不文明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体现着社会前进发展方向的一定的社会政治文明程度。其次,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这表明政治文明是与一定社会形态

2、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定社会的政治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实现自身进化的程度不同,决定了政治文明的程度不同。但是,无论哪一种政治文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清明、政治稳定、和谐有序是分不开的。  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显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政治稳定主要包括政权体系的稳定,政策稳定,政治生活秩序稳定。邓小平同志曾把政治稳定概括为两句话,即“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7页。)政治稳定主要表现在政治制

3、度的稳定状态,公共秩序的有序性,基础阶级关系的均衡态,主要政策的连续性。(注: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27页。)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为统治阶级所追求的文明形态和秩序形态,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相同的属性,同时,又互为作用,互相促进。  一、政治文明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动力,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  政治稳定是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但政治稳定绝不是僵化的、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动态的。政治稳定实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是

4、一个动态实现过程,政治文明同样也存在动态性,它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断地改变着内容和形式。这种变化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质变就是由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而使政治文明的阶级内容和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一种政治文明形态变革为另一种政治文明形态。量变则表现在阶级内容不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前提下,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机制的调整、健全和完善。(注: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的动态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系统内,政治文明与政治

5、稳定在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状态中达到相互统一。  首先,政治文明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动力。政治稳定是相对的,即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于两个层面,一种是政治法律制度因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要求而导致的政治不稳定;另一种是因政治法律制度自身结构、功能的失衡和破坏而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建设政治文明,就可以消除和减少这种政治不稳定因素,为政治稳定增添动力。政治文明的质变即可以解决政治法律制度不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要求而滞后的问题。政治文明变革的历史证明,当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阶级关系的变

6、化,必然导致政治法律制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政治不稳定,而解决这种政治不稳定的正确方法,就要通过革命的形式实现政治文明形态的转换,用一种新的政治法律制度代替不适合社会环境系统变化要求的陈旧的政治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消除政治不稳定因素,达到新的政治稳定。政治文明的量变即可以解决政治法律制度自身结构、功能的失衡和破坏而造成的政治不稳定。任何一种形态的政治法律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政治法律制度自身结构功能失衡和破坏之后,及时地予以调整、健全和完善,使之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强化,制度更加完善、健全,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政

7、治文明的量变不断适应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总之,政治稳定是一个动态实现过程,它的实现并不是突变性,而是量的积累和平衡过程,是一个由原有的稳定到新的高层次的稳定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动力,有赖于政治文明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和活力。离开政治文明发展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秩序。  其次,政治文明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注:彭庆军:《政治文明研究综述》。这是目前通说。也有的称“政治意识形态”、“政

8、治法律制度”、“政治实践行为”(李慎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部文稿》,2002年第9期),还有的归纳为5个层次,即政治主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郑慧,前引注)。)其中核心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