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

ID:11217473

大小:10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_第1页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_第2页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_第3页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_第4页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鲁教版九上墨池记同步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墨池记》同步练习作者:加入日期:06-12-09墨池记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洼然(  ) 徜徉(   ) 肆恣(  ) 楹间(  ) 不可强仕(  ) 羲之(  )2、《墨池记》作者        ,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3、“记”在宋代是一种 的说理散文,这篇文章记议错杂使用,辟出了作者自家的蹊径,富有创新精神。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隐然:            )⑵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以长:          )⑶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自致:             )⑷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 )⑸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推:)

2、⑹以勉其学者邪(学者:)⑺况仁人庄士遗风余思(遗风余思:)⑻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尚:)5、作者认为王羲之能成为“书圣”的原因是什么?6、杭州学者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墨池记》同步练习作者:加入日期:06-12-09墨池记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洼然(  ) 徜徉(   ) 肆恣(  ) 楹间(  ) 不可强仕(  ) 羲之(  )2、《墨池记》作者        ,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3、“记”在宋代是一种 的说理散文,这篇文章记议错杂使用,辟出了作者自家的蹊径,富有创新精神。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隐然:        

3、    )⑵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以长:          )⑶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自致:             )⑷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 )⑸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推:)⑹以勉其学者邪(学者:)⑺况仁人庄士遗风余思(遗风余思:)⑻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尚:)5、作者认为王羲之能成为“书圣”的原因是什么?6、杭州学者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7、解释下列多义词:⑴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方羲之不可强以仕()⑵书:羲之书晚乃善()   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8、作者是怎样记叙墨池的?他认为这是王羲之临书的墨池吗?9、翻译下列句子:⑴羲之常

4、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⑵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10、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读选文,回答问题: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之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⑴  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⑵  人这有一能,  ⑶  使后人尚之如此,  ⑷  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1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⑴且 ⑵夫 ⑶而 ⑷虽  B、⑴而 ⑵盖 ⑶且 ⑷况C、⑴而 ⑵盖 ⑶而 ⑷况  D、⑴而 ⑵夫 ⑶而 ⑷况12、“其亦欲推其事,

5、以勉其学者邪”句中三个“其”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  那些B、莫非  它的(指州学的)  那些C、莫非  他的(指王羲之的)  那些D、难道  他的(指王羲之的)  他的(指王盛的)13、对“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B、用什么来影响后世的人呢?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D、影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14、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B、借表彰、推广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来劝勉州学学生刻苦读书。C、附庸风雅,借曾巩的才气

6、抬高自己的声望。D、仰慕王羲之,不想让他的遗迹默默无闻于民间。第三部分:    客有好佛者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郁离子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至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借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以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15、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好:)⑵昔者鲁人不能为酒(为:)⑶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唯:)⑷闻有酒,索以饮之(索:)16、

7、选出与例句中“善”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A、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B、齐、楚之交善C、京中有善口技者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17、选出与“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君将哀而生之乎B、吾欲之南海何如C、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18、下面句子中均有“以”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必以其说驾之B、以鲁酒渍之C、索以饮之D、今子以佛夸予19、本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