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重点大题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

ID:11233278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0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_第1页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_第2页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_第3页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_第4页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文学重点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文学1、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从客观条件来说,唐代多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唐代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这样丰富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这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

2、们的视野。其次,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文学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已经朝着独立成科的道路迅速发展,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将要影响我国千余年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已经呼之欲出。原有的多种文体得到写作目的与写作规范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体不断出现。这些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做好了一切准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人创造了全面繁荣的一代文学。2、唐诗何以成为一代之文学,以及唐文学的渊源流变唐代文学是我

3、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期的产物。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①唐诗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吸收了它之前诗歌艺术的一切经验,更加发扬创造,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形成了唐代文学的标志。在唐代完成的律诗,成了我国后来诗歌发展的主要体式。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自初唐律诗的

4、逐步走向成熟,到盛唐诗歌意境创造的完美,盛极难继之后中唐诗人的革新,晚唐李商隐对于诗歌表现技巧所能达到的神妙幽微境界的探讨。唐诗的发展变化,除元稹、白居易曾提出过讽谏说和主功利的诗歌外,总的趋势,是朝着诗歌自身艺术物质的探讨、发挥与完善的方向发展的。②中唐散文开始了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此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和它相比。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为后来的宋代作家所发扬,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后来散文的发展。③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唐传奇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也在人情味、情节构造

5、、人物塑造上影响着宋代的话本。④当散文、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诗的另一种体式——词,登上文坛,焕发光彩。南唐词人扩大了词的境界,转向内心缠绵情致的抒写。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的词作,把词这一善于表现绵邈情怀的文体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它推向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从总的风貌看,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唐代更富于理想色彩,重抒情而不是重理性,重外向而不是重内敛。从文学的自身发展说,它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繁荣做了准备。3、薛道衡《昔昔盐

6、》中的名句: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4、初唐四杰(题库P29-3)10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5、沈宋(题库P30-6)“沈”指沈佺期,“宋”指

7、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6、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结合《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陈子昂是初唐时期一位重要的作

8、家,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作家。①陈子昂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得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陈子昂是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然而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