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

ID:11237175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_第1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_第2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_第3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_第4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

2、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命题者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希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考生作文时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材料内涵照应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等热门话题,延续了近些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这一“永恒”的主题,也遵循了古人一贯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文标准。捡到手机的年轻人本想见利忘义,不料却受到尚先生爱心善举的感染,主动放弃2000元酬金,对此,考

3、生可围绕爱心的传递、正能量的威力、善举的力量、友善的力量、善有善报、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具体分析如下:  一、就整则材料立意  1.年轻人被尚先生的爱心善举所感动,不计报酬地归还了尚先生的手机,可立意为爱心的传递、正能量的威力等。  2.年轻人得知尚先生给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最终希望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与友善,可以从善举的力量、友善的力量等角度立意。  3.尚先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年轻人,可以从影响的角度立意。  二、就尚先生的角度立意  尚先生给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这是一种善行,而年轻人很受感动,分文不取地归还手机,尚先生的善行得到

4、了回报,可以从善有善报的角度立意。  三、就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年轻人捡到手机,接听后挂断,表明“本来无意归还”,可见年轻人在利益面前曾动心过,可从见利不能忘义的角度立意。  2.年轻人得知尚先生的善行后,不要报酬,说明年轻人明白自己之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可从知错能改的角度立意。  3.年轻人被尚先生的善行感动,最终分文不取地归还手机,并表示要像尚先生那样,可从见贤思齐、高山仰止等角度立意。  今后的作文备考,一定要有大语文学习观。阅历丰、眼界宽、积累多、思考深、是非明、格局大的考生自会占优势。考生不能只沉湎于个人的小天地,要有济世兴邦的眼光与抱负。高考语文备考不

5、能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努力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进行广泛阅读;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投向生活,多关注、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此次作文命题再次表明,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生只要平时多关注、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养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场上善于回忆、联想和思辨,就不难写出上等的作文。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作文的优劣。  例文  爱心接力,春暖花开  □广西一考生  作文题目中说的这件事很有

6、意思。  先是年轻人见财物,起歹心,不愿意将手机交还失主。但后来看到手机失主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消息后,年轻人又立马改变主意,愿意无条件归还。  很显然,是手机失主尚先生的美德,感动了年轻人,将年轻人从错误的路途上拉了回来,让年轻人找回了差点就要丧失的美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天津的哥马志刚。  一次,马志刚拉载了一位盲人小伙儿。到达目的地后,盲人小伙儿准备掏钱,马志刚捂住他的包不愿收钱。盲人小伙儿坚持要给,马志刚急了,说:“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了解事情原委后又坚持要将盲人小伙的钱付给马志刚。马志刚推托,那位乘客说:“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以

7、后,您见到残疾人,就继续帮他们吧。”  这个故事在微博上被转发了近两万次。不少网友表示要“随手转发,传播正能量”,还有网友表示“这种微博看着就暖和。”  前不久,雅安地震,四面八方的爱心随之涌动。而在乌鲁木齐的一处捐款点,迎来了一位特殊捐款者。一名以乞讨为生的男子捐出了乞讨两个月所得的1000多元钱。  当工作人员想要劝阻生活艰难的他时,你猜这位乞丐怎么说?  他说:“我们乞丐吃万家饭,穿百家衣,点点滴滴都是大家的恩赐。平时别人帮助我们那么多,关键时刻,我们也可以帮帮别人。”  说得多好。我想,尚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肯定没有苛求有一点一滴的回报;众人向乞丐施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