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

ID:1123779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_第1页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_第2页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_第3页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鱼露的食用与致癌机理鱼露(FishSauce,Tiparos),别名:味露,又称鱼酱油、鲚油,胶东称为鱼汤,福建称为鱼油。我国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目前产量每年约10万吨以上。主要成份为鱼汁、盐、糖、水,是南洋料理中极为重要的调味佐料(酱汁),具有提鲜、调味的作用。鱼露本身闻起来的腥味较重,但浅尝后却又觉得其滋味清爽可口。鱼露在南洋料理中用途十分广泛,可当成酱油来使用,可用于沙拉、海鲜、或是一般料理的烹煮调味上;若想当沾酱用,则须与其它调味料一起调味使用。适用于煎、炒、蒸、炖等多种技法,尤宜调拌,或作蘸料(比如吃春卷、肠粉、萝卜糕或蚝烙时),也可兑制鲜汤和用作煮面条的汤料。民间

2、还常用其腌制鸡、鸭、肉类。除了用于汤类、鱼贝类、畜肉、蔬菜等菜肴的调味,如“鱼露介蓝菜”、“铁板鱼露虾”、“贝壳鱼露煲”等,也可用作烤肉、烤鱼串、烤鸡的调味料,如“酒炙鲈鱼”一菜,即以鱼露为蘸碟。东南亚的凉拌菜大都用鱼露,炒青菜时也可以加入少量。除了中国南方(福建、广东等地),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大受欢迎。泰式沾酱(比如用于BBQ),就是鱼露+柠檬汁+小辣椒。关于使用的海鱼,有很多种,比如鳀鱼(anchovy)、三角鱼、小带鱼、马面鲀、鱙仔鱼(BlaGa-dak)、淡水鱼、河蚌、小杂鱼、小虾等。一般来讲,单一品种的鱼制成的鱼露,味道比较纯正。其中,斑鱼、树叶鱼、鳀鱼使

3、用较多,圆头鱙仔鱼和尖头鱙仔鱼是肉少而多脂肪的小鱼,也经常使用。利用各种小杂鱼和小虾所制的鱼露腥味太重。鱼露的制作因地区和习惯的不同,其制作方法也可分为两种;(1)在整条鱼或鱼体的一部分中加入食盐,使其分解后制成的鱼露;(2)在鱼的煮汤和煎汁或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而制成的鱼露。它的形成主要是用海鱼加上食盐,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或蒸馏),加热灭菌而成。取不同比例原油、中油、一油混合,即为各级鱼露。鱼露共分6级,级别越高,质量越好。鱼露以无苦涩异味、澄清透明者为

4、佳。鱼露由于是采用富含蛋白质的鱼类作为生产原料,因此它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与普通的酱油有所不同,营养价值也比普通酱油高。与酱油最大的差异是,鱼露不仅具有咸味,还有甘甘甜甜的鲜味,咸味仍以食盐为主(有的地方就当作食盐用);还有人喜欢用鱼露代替味精或鸡精。呈味成分主要有呈鲜味的肌苷酸钠、乌苷酸钠、琥珀酸钠等。鱼露所含营养成分全面,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7克,脂肪0.6克,热量24千卡,钙25毫克,磷4毫克,铁2.6毫克。鱼露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含量较多的是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鱼露以透明清澈、气香味浓、不发黑、橙黄色、棕红色或琥珀色为

5、上品。如果是呈乳状浑浊,即属次品。一般人皆可食用,但痛风、心脏疾病、肾脏病、急慢性肝炎患者不宜食用。需要说明一下:有些地方将鱼露称为“虾油露”、“虾油卤”。这个“虾油露”很可能就是北方人说的“卤虾油”。北方的卤虾油就是卤虾酱上的一层油,是一种调料,老北京小吃中经常用到。据介绍,海边的渔民将小虾米、小螃蟹发酵好了,上面就漂着一层青色透明的液体,从老远就能嗅到一股浓缩了的海鲜味道。这就是“卤虾油”。鱼露与致癌我国南方不少地区均有吃鱼露的习惯,如福建省长乐地区的渔民与居民,每年人均吃鱼露多达10千克或更多,广东南澳岛居民每年鱼露的摄入量也大得惊人。食道癌的诱发因素相当多,经有关部门研

6、究发现鱼露也可致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凡是喜爱吃鱼露的地区,均为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区。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调查发现,有习惯用鱼露做菜的人,他们将来得到食道癌的机率较不用鱼露的人高出了3倍;若有人每天吃饭都少不了鱼露来调味,则他们得到食道癌的机会比那些完全不用鱼露的人高出了16倍。据报刊报道,爱吃鱼露这类半腐烂咸鱼咸虾的15-34岁的人,最常见发生鼻咽癌;若1-3岁就开始经常食用鱼露的人,得鼻咽癌的危险性更大。为什么鱼露吃多了会引起食道癌?有的专家研究后发现,细胞中的鱼露含量为62.5微升/毫升浓度时即可引起染色体畸变。鱼露诱变消化道癌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鱼露经过较长

7、时间的发酵霉变,滋生了白地霉、串珠镰孢霉、黄曲霉等多种真菌,可直接导致癌变;二是鱼露食盐量在30%左右,加上长年食用,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人体吸收,可引起食管及胃的上皮化生和变性而导致癌症的发生。香港有一位生物化学家从鱼露中曾分离出了亚硝胺成分,认为致癌物质可能是在用盐腌制晒干的过程中或之前产生的。因为当时小鱼小虾正处于蛋白质腐烂阶段中。食用鱼露与食道癌癌之间存在显着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如果一个人抽烟而且又喜欢用鱼露做菜,那么他不得食道癌也难。我国很多地方,人们的日常饮食离不开泡菜。近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