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

ID:11313261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_第1页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_第2页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_第3页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_第4页
资源描述:

《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g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文/郭祥海李嘉诚曾说过: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李嘉诚教育他儿子反复强调:“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家亦是无信不立。”他又说过: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 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那么如何来做人呢?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用记叙文体系,也可以用议论文体现,还可以用说明文等不同方式来体现。所以文章的好坏不仅在中

2、心思想上,还要对表现形式的重视。同样我们做人也是如此“人品”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做人、处人、做事和处世就相当于体现中心思想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人品”就像黄金一样,黄金的生产过程是是通过含金的矿石不断冶炼萃取提纯而成,黄金的纯度(也就是含金量)取决于冶炼萃取提纯技术水平高低。那么同样人品的纯度(也就是含金量)取决于心性修养技术水平的高低。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所以“为人处世与心性修养”是需要高人指路的。接下来我们详细分解一些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心性修养和如何得到

3、高人指路。接下来我们逐一分解一下:一.为人处世。前面已经谈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用记叙文体系,也可以用议论文体现,还可以用说明文等不同方式来体现。同样我们做人也是如此“人品”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做人、处人、做事和处世就相当于体现中心思想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做人人和做事通常指的是内在的态度,而处人处事通常指的是外在的方法。1.如何做人。做人的关键:诚恳、信义、宽厚、有情有义。2.如何做事。通过做事来体现“人品”,做事的关键:发心行愿、因人成事、整合资源、重视对手、防范小人、把握机会、内外支持、高人指路、避开阻力

4、、用心专注、持之以恒、增加福报等。3.如何处人。人与人不能和谐相处的原因: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以自己为中心(我执)、没有让对方感受到您的“善意”等。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则有:知己知彼、换位思考、学会妥协、不见他人过、用别人喜欢的方式相处、让对方感受到受“尊重”四无量心原则、舍得吃亏原则、利他无我(空性原则)、杜月笙的三碗“面(场面、脸面、情面上要过得去)。4.如何处事。处事要正确认识与对待下面这几种情景:治世与乱世、荣辱、成败、沉浮、两难、利益。处事的要点是:准确判断(识人、识事、识机)、因势利(义)导,随机应变,问心无愧

5、;知晓两难、有效兼顾、达成合理;从容淡定、进退有据、有破有立。除此之外还有注意:不与恶者交、不滥他人事、不自誉毁他、莫轻信他语。二.心性修养。前面已提过“人品”就像黄金一样,黄金的生产过程是是通过含金的矿石不断冶炼萃取提纯而成,黄金的纯度(也就是含金量)取决于冶炼萃取提纯技术水平高低。那么同样人品的纯度(也就是含金量)取决于心性修养技术水平的高低,所以儒释道都是提高“人品”纯度的核心技术。下面分别是曾国藩“人品”提纯案例。案例:曾国藩的蜕变案例曾国藩30岁前的问题有虚伪、浮躁、傲慢、好色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虚伪:畏友邵懿辰指出他

6、的缺点就是“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浮躁: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四月份“留馆”之后,他“本要用功”,但“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他总结自己四十多天内,除了给家里写过几封信,给人作了一首寿文之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傲慢:在北京的最初几年,“高已卑人”,“凡事见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这最常见的人性缺陷在他身上体现得很明显,他接人待物,不周到之处甚多。他的几个至交都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傲慢”。好色:曾国藩日记中多次记载自己犯这样的错误:在朋友家看到主妇,“注视数次,大无礼”。在另一家见到了几个漂亮姬妾,“目

7、屡邪视”,并且批评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曾国藩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严重性之后,曾国藩决定痛改前非,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诚恳对置虚伪、用恒心对治浮躁、用戒慢对治傲慢、用戒色对治好色。尤其是理学大师倭仁的指路:曾国藩曾这样描述倭仁的日课,“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起,曾国藩开始学着倭仁开始日课。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介绍说: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

8、…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曾国藩所用的心性修养方法是儒家的方法,那么儒释道心性修养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1.儒释道心性修养的共同点。儒释道共通之处在于“正心诚意”用《大学》里的话可以把它们总结起来:正心诚意。“正”作为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