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

ID:1133720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_第1页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_第2页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_第3页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_第4页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他汀类药物及冠心病预防【摘要】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300例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观察不同时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患者的TC与LDL-C、升高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预防及治疗中有着的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冠心病(CHD)已成为全球性致死与严重致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对冠心病各阶段进行干预就构成该病的整体防治。首先是预防动脉

2、粥样硬化的发生,即在疾病的源头进行干预;其次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于已发生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缓解症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最后,对继发于心肌缺血/5坏死的后果进行干预,重点是对易损的心肌进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1]。他汀类药物(-statin)早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Endo等进行研究,目前他汀类药物的在降脂作用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为此,本院对300例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3、,在预防冠心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男191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8±3)岁;1.2治疗及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他汀类药物,每天20mg睡前顿服。合并高脂血症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加用烟酸及脂必妥等非他汀类降脂药。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制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均未接受介入治疗。1.3观察指标及方法所有患者均

4、观察2年。分别于服药后3、6、12、24个月复查血脂[血清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心血管事件观察标准[3]:反复发作心绞痛,每周发作3次以上,每次发作持续5~105min。心功能分级符合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1928年提出的分级方案,主要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Ⅳ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

5、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观察患者病死率及各种不良反应例数、次数。1.4统计学方法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讨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研究结果已充分表明,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性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预

6、防分为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4-5],一级预防是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目的是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既往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饮食和药物干预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研究结果表明:降低LDL-C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5及其病死率。从表1中可以看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LDL-C水平。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旨在防止患者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发、恶心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等,以降低病死率,延长病人存活时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事件低于国内的某些报道[6]。英国高血压学

7、会提出:他汀类可作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及二级药物。目前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o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tivastatin),柏伐他汀(bervastatin),尼伐他汀(nisvastatin),其调脂机制为他汀类药物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LDL的合

8、成。由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降低LDL-C和TC水平,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因而已成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最常用的药物[7]。此外,它还能影响和改善内皮功能、影响和改变动脉粥样斑块内的细胞构成、减少血栓形成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炎性反应、增加NO的合成与分泌、降低内皮素的产生、降低血粘度与红细胞脆性、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巨噬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