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ID:11338755

大小:7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_第1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_第2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_第3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_第4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兴仁县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潘永佩(中共兴仁县委党校,贵州兴仁562300)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要不断采取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本人结合实际,阐述了兴仁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提出了抓好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供人力支撑。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及时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新要求,成为了当前理论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探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路径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进一步不断发展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小康,在汉语词典上指家庭经济较宽裕,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10月4日,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中的“人均收入”,进一步修正为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标准,同时提醒人们,就是这

3、个降低了的目标也需要艰苦努力才能完成。他说:“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300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细,很具体,很有效。”[1]。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讲道:“我们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2]至此,“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但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而且有了一个中国老百姓易于理解也感到亲切的传统词汇

4、—“小康”。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小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关于小康的含义,邓小平后来有过多次阐述,解释最多的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描绘了老百姓衣食无忧的美好追求。这实际上就是从温饱到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水平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还不是十分富裕的状况。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

5、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3]1986年6月18日,邓小平会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联邦德国、巴西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荣氏亲属回国观光团部分成员和内地的荣氏亲属时谈道:“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二○○○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有了本世纪末的基础,再花三十年到五

6、十年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更加强大,对世界和平就更加有利。”[4]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的谈话,标志“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已经形成。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三步走”战略:“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

7、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5]当年10月,党的十三大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规划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国民生产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