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

ID:11339965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4187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_第1页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_第2页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_第3页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_第4页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析中西神话的异同摘要神话是人类文学的发源地,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渐渐地对那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产生幻想,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丰富精彩神话故事,同时也形成了最原始的人类文学。文章将从中西神话的产生与流传﹑内容和思想以及中西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对中西方神话深入探讨。关键词:中西神话源流思想形象神话是世界文化的源头,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他还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1】他认为自然条件是神话产生的关键,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进一步了解,神话也将不复存在。中国与西方对神话的定义大致相同,都认为神话是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亚里士多德在著作《诗学》中把神话解释为故事、叙述、情节。费雷泽则认为:“神话是文化的有机成分,它以象征的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着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而鲁迅先生认为:“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2】我们可以引申地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处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那么中国与西方神话究竟有何异同,文中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其比较。一、中西神话在产生和流传上的异同。(一)中西神话的产生中国与西方神话从产生的时间与形成的原因来说,中国与西方神话大致相同。首先,中西方神话都产生在原始时期,在原始时期,人类生活环境极其落后,自然条件也极为恶劣,人类经常受到洪灾,旱灾,野兽,风雨雷电的迫害,诸多自然现象人类无法理解。迫于生活和延续生命,人们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有神力,能够寄予他们安定生活的人,而这些富有神力的人在现实之中又不存在,因此,人们只能对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及无法克服的困难产生幻想,对自然产生一种崇拜之情。由此神话便在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自然地出现。9 其次,人类在劳动生活不断向前发展,渐渐地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和不解,于是就做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解答,从而便推动了文明的产生。然而这些各种各样的答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看似都荒诞不经。可是,对原始人类来说,它们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想象的故事不断地进行解释和改造,一代传一代,他们都认为神话中所讲的这些故事就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因此,便加深了神话的可信度,也增强了人类对宇宙及自然的认识,神话便在人类社会中细水长流。(二)中西神话的流传在原始时期,神话如同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们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克服困苦的生活提供了精神保障。同时也促使了人们积极思考,不断进步,不断用自身的意志力战胜困难。神话作为一种原始信仰被通过口述或在文字产生之后得以被记载和流传。中西方神话在流传中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对后世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类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和西方许多文学创作及民族习俗都保留着神话的痕迹。中国与西方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神话流传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与西方同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然而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却比西方文明的发展要快一些。神话最早在我国通过文字得以记载,中国早期记载神话的典籍,诸如《山海经》、《淮南子》、《列子》,都零星记载了我国早期产生的神话。而西方神话的流传却是通过诗歌和戏剧创作得以发展,从而以使得西方神话变得更加丰富。诸多神话中所出现的英雄人物塑造得十分鲜活。在西方神话中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希腊神话,许多文学著作和史诗从神话故事中取材,使神话得到保存和发展。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将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引入其中,成为了叙事诗的典范,同时也使神话故事得到流传。中西方神话在流传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从神话的系统性来说,中国神话却没有西方神话完整,西方神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例如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之主,每一位神都得服从他的号召。众神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较为明确。有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日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等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而在中国并没有如此严密完整的体系,总显得较为零星,流传下来的有关神话的文章较为短小。比较系统的只能是在仙话上,中国仙话体系如同希腊神话一样显得十分系统完整。但是神话体系却不如西方神话。即便如此,中国神话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后世之中如唐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及明清时期的《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等都能找到神话的影子,中国神话对后世也同样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二、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差异。9 在神话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和神的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中国与西方在塑造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其差别就在于西方神话中的神生活在凡间的某个地方,还有很多是跟人生活在一起。普通人可以找到这个地方走上去。而中国的神则是高高凌驾于人,普通人永远无法接近,只能通过修炼或仙丹之类的成神。所以说,通过这些就能看出来,西方比较人性化,中国是阶级分明。(一)中西神话中“神”的外貌在人物外貌上,中国神话中所塑造的神的形象多为半人半兽,整个形象是人面兽身,将人神化。不具有多少人性。如在中国神话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伏羲是鳞身,女娲是蛇躯,蚩尤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西王母“其壮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他们都是人面兽身,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与我国的民间文化和社会意识是无法分开的。在我国古代,人们都有一种图腾崇拜,因此所幻想出来的神与所崇拜的图腾是极为相似相近的。如上古时期,长江流域的人是以蛇为图腾,所以古代长江流域所崇拜的人类始祖女娲便为人形蛇身。而在北方的人民则是以熊为图腾,所以黄帝“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其次,神的形象是与人的心理有关的。上古时期的人认为万物都有生命的,动物和人一样是有思想及意识的,所以在我国神话之中,神的形象便表现为人面兽身。最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野兽所表现出来的凶残产生一种恐惧感,认为野兽具有一种巨大的能力。因此,人们希望有人能具备野兽身上的这种威慑力,敢于同一切恶势力作斗争。这就造成了我国神话中的神往往有种兽性和有野兽的外貌。在西方神话中,塑造的神的形象和人没有太大区别。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将中西方神的形象作比较,可以说中国是将人神化,西方是将神人化。西方神话中的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好嫉妒爱虚荣,可以尽享快乐和悲伤。如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主宙斯,总是沉溺于女色,总是设宴作乐,就如同氏族首领般逍遥自在。天后赫拉记恨如仇,喜欢嫉妒。神和人唯一的区别在于人不像神那样有超凡的能力,神可以长生不死。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的产生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中国是缘于图腾崇拜,而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图腾崇拜意识。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因此,神话中的神绝大多数都是根据人们心中最美的人的形象塑造出来的。神同人一样追求物质的享用,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二)中西神话“神”的性格在性格方面,中国神话中的神显得默默奉献,为民造福。而西方神话中的神虽然也为民造福,但是也表现出一种恶性。中国神话的气氛沉重、形象威严、气象壮阔,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执着,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精神与性格;西方神话的姿态质朴、比较自然,富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种崇尚自由的乐观性格。9 在中国神话中的众神,女神具有一种东方女性美的特征,处处散发着温柔善良的气息。诸如女娲,在《淮南子览冥篇》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民,鸷鸟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冀州平,狡虫死,喘民生。”由此可见,女娲不仅用尽心力造人,而后又不辞辛劳炼石补天,不求任何回报,显现出一种崇高的劳动精神和不畏艰辛,不惧艰险的博爱之心。再如我国神话中的嫦娥,长得是如花似玉,美貌出众,不仅如此,在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女性的娇柔。而男神如人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八年余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第一次,恰遇妻子生病,第二次,妻子怀孕,第三次妻子涂山氏生下其子启。禹在门外经过,听到了哭声,也不能进去探望。这充分体现一种责任重于山的顽强精神,将救民与水火视为天的大无畏精神。然而与中国神话相比较,西方神话中所塑造得神却表现出一种自私,人性特征更为明显。有些神挑拨离间,妒忌,互相残害,更为憎恶的是有的神还下界调戏妇女,视人如草芥。例如,万神之主宙斯,只要见人间有美貌女子,便想尽一切办法获得。希腊神话中记载,亚细亚西部腓尼基国王的女儿欧巴罗,长得如花似玉,于是宙斯便化作一头公牛将欧巴罗骗走。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好多。万神之母赫拉,表现出来的并不像中国女神温柔善良,而是一味地嫉妒,内心充满了仇恨,显现出一种高傲,藐视一切。更有众神内部勾心斗角,特洛伊战争正是由于此才爆发,使得百姓遭受战争之苦。总之,在中国与西方神话之中,神的形象都各具特点,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且中西神话在内容的描写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三、中西神话的内容比较神话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开辟神话反应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来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英雄神话是在神话中讲述得最多的,它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候,原始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开始把一些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过人的力量的英雄形象。在中西神话中,对这些神话的描绘,有着许多异同。(一)中西神话中“创世神话”的比较中西神话都认为天地始于混沌,天地最初是混沌一片的,在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是盘古,在徐整《三五历纪》中记载:“9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阴阳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古天去五也九万里,后乃有三皇。首先圣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盘古开天辟地后才有了山河,风雨雷电,草木虫鱼,金石珠玉,这是神话中所记载的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最早认识。而西方神话天地始于混沌的记载是在希腊神话之中,开天辟地时由混沌衍生大地之母该亚,她创造了大地,海洋和天空。中西方神话对于开天辟地之说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神话中的地神该亚身上透露出的是人性。而中国神话中的盘古更具有神性,同是世界的开辟者,盘古是将身体的每个器官去改变世界,而该亚则是像人类繁育一样,孕育了大地。在中西神话中,对于开辟创世,中西神话所讲述的过程也不相同。在中国,创世的顺序是混沌——天地——万物——人,而西方的希腊神话中创世的过程则是混沌——地(黑暗,爱,地狱)——天,海,时序)——堤坦神族——新神和人。从这样一个过程对比,中国神话对于创世的描写显然没有西方神话描写的丰富,所讲述的内容也较少。在我国神话中,盘古只是开天辟地而没有造人。我国的人类始祖却是女娲,而该亚不仅创造了世界更创造了人类。对于人类的产生,中西神话中所讲述的也大致相同,都认为是用泥土创造了人类。东汉古籍《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是这样的:“俗说开天辟地,末有人民,女娲博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及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西方神话关于造人却是:普罗米修斯的后裔杜卡立翁和他的妻子皮拉在灾难中侥幸逃离,可是人类却为濒临灭绝而忧虑,于是大地女神该亚给了他们指示:“土地是万物之母,石头是我的骨骼,你们批上面纱,脱去衣服,拾起地上的泥土,将其撒在庙宇外的土地上。”两人于是就按大地女神的旨意将泥土抛于庙宇外的大地上,杜卡立翁扔出去的泥土变成了男人,皮拉扔的变为了女人。【3】人类便由此而生。可以看出,中国与像神话中创世与造人都有其相同之处,其差别在于中国神话中对创世和造人,只是作简单的记载和介绍,其内容不像西方神话那样描写的生动具体,在具体的细节上没有作生动细致的刻画。(二)中西神话中“自然神话”的比较对于自然神话的描写,中国和西方神话都描写了一些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故事。《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集枯,尧命羿射十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9 这是我国神话中对后羿射日的描写,讲述的是由于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极为炎热,人类面临严重威胁,于是后羿就用神弓射掉了九个太阳,最终战胜了天战胜了自然,充分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地雄心壮志。而在西方没有像后羿这样的壮举,因为在西方神话中,太阳是天神宙斯的儿子,是神的化身,没有谁能与之对抗。中国和西方神话中都有关于洪水的讲述,在中国神话中,第一次大洪水和共工怒撞不周山有关,据《淮南子•天文篇>记载:“惜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里叙述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边,这使得人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难以生存,而后则有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苍天补,淫水涸”。展现了神话英雄人物的伟大壮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神话它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这样一种思想,而西方神话对战胜自然的描写没有我国神话那样丰富,很少有神去触犯自然的。因为在中国神话中的神总是为民着想,视民如子。而在西方神话中,神有可能是自然的化身,如果有人征服自然,便是在与神作对,就会遭受神的惩罚。同样是关于洪水的记载,在西方神话中显然和中国神话有着很大差异。《圣经》中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和洪水有关,神耶和华看到人类的罪恶越来越大,十分后悔造了人类于是就用洪水毁灭人类,诺亚造诺亚方舟保全妻子,儿子及儿媳的性命,之后洪水便自然而退,诺亚在洪水退去后在大地上生活,又繁衍了人类。从这个神话故事中,人在神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也无法与神相抗衡,只能任其宰割,表现出的是天定胜人,天是一切力量不可战胜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神的恶性的一面。这种差别是由于中西方社会意识的差别造成的。在我国人们主张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种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信念。而西方人认为神主宰着世界,人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人不可以违背神的旨意。所以在神话中便体现为中国的神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西方的神很少有和自然作对的,更多的是对英雄神话的描写。(三)中西神话中“英雄神话”的比较在英雄神话中,西方的英雄神话故事比中国英雄神话描写得更生动,内容更丰富,情节也更具体,故事更多,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刻画更有血性。中国神话对英雄人物的描写内容简单,尤其是英雄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总感觉有些粗描淡写。在西方神话中的英雄无论是对事迹的描写还是在人物塑造上总显得有生机。如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神勇无比,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参加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何宋觅取金羊毛,解救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对他的每一件英雄事迹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内容显得充实完整。9 中国神话中英雄人物的描写较为粗略过于简短。如对战神刑天的描写《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唱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神话对英雄事迹的描写只是作简单的记载,让人知道有这样一件事的存在而已。对具体的过程和是因何产生的并不作深入的表述。而西方神话恰好相反,不仅对这些时间作了记录,更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四、中西神话思想上的差异。中西神话在思想上,因受到社会意识及地域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很大差别。西方神话有着极为独特,深刻而“现代性”的思想意蕴,在西方神话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本思想,“希腊神话和史诗对个性的张扬,原欲的宣泄,对世俗的肯定,个性生命价值与独立精神的确认与追求,以及人与命运抗争的毅力与勇气,都呈现出一种人本主义精神”【4】。西方神话提倡人性,并不反对人欲。有时他们对人欲的描写更为露骨,人的真善美丑和人性的爱恨情仇,在神话中表现得较为鲜明。例如:在希腊神话中的神,同人一样追求爱情,充满欲望,并不掩饰情欲。如宙斯喜欢女色,好追求美貌女子,赫拉嫉妒虚荣,众神之间也是勾心斗角,整个神界就如同现实社会般。在西方神话中表现了一种自由奔放,敢于冒险,积极进取,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自我意识,可以说代表了古代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肯定,自我解放的最高水平。【5】西方神话对英雄人物的刻画和英雄事迹的描写,张显出古代劳动人民敢于反抗,勇于创造,勤于思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国神话虽然在记述中表现得过于简短,但它的思想性也是十分强烈的。在我国古代,人们尊礼尚德,注重社会和谐,因此在神话中表现出来的便没有西方神话自由奔放,而是体现出一种恭敬。更加敬重神。神话中的神也并不像西方神那样有危害人民的,更多的是神在为民造福,体现出一种善良。而且中国神话中的神没有像西方中的神那样放纵情欲,相互猜忌憎恨,对爱情的描写多了一种浪漫色彩。如神话中的后羿与嫦娥之间的爱情故事,给人一种清雅和温馨之感,并不像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为了得到美貌的女子想尽一切办法。从中体现出了一种亲善、重德、和谐。结语神话作为人类文学的发源地。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这种影响在文学上表现的极为出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神话作为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它以艺术和哲理的方式形象地反映了阶级社会以前人类社会最本质的面貌,反映了人类初期同自然的斗争【6】。如希腊神话影响着罗马神话的发展,莎士比亚,荷马史诗,歌德,席勒等都从中选材。给世界文学增添了一笔笔宝贵财富。9 中国神话同样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发展,神话是源于现实但是却高于现实。神话是人们加以想象的结果,因此我国神话中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被后人广为应用,神话同样成为了他们的创作素材。如屈原的《天问》、《九歌》大量采用上古神话,使其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后如庄子的《逍遥游》、明清小说《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受其影响。中国与西方神话对后世的影响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首先,西方神话的自由奔放性对西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对西方社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从而也致使了现在开放,自由的社会。而中国神话崇尚礼和德,从而中国成为了一个礼仪之邦,人们讲求礼数和尊崇道德。神话作为世界文学的宝库,即便中国与西方神话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中西神话都影响着后世的发展,促就一批批优秀人物和文学著作的产生。神话的研究是一个后续的过程,还有待更为深刻的探寻。注释:[1]赵炎秋:中西神话仙话比较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03期。[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第二章:神话与传说。[3]欧阳贞诚:希腊神话故事[M].重庆出版集团.2010年4月第一版132页。[4]肖四新: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30页。[5]方汉文: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1页。[6]姚庚荣编:中外文学基础知识[M].中国书店1991年12月第一版183页。  9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石恪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石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使我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更让我明白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做到科学严谨,遵循一定的事实依据。至此,石老师的不辞辛劳,亲切的关怀让我铭记于心,并对石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左顺军2012年4月30日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