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

ID:11455710

大小:21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2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_第1页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_第2页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_第3页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_第4页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清洁生产导论第一节前言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观变迁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材料科学等科技发展更使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人类好像无所不能,人类真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吗?答案已经显现。二、工业文明的成果及其代价1.工业文明的主要表现(1)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促使社会物质财富空前增加。(2)科学技术迅速进步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力量。(3)物质财富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寿命增加和人口激增。(4)城市化的扩大,生产和生活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5)地下资源大规模开采,改变

2、着地球物质循环的自然过程。(6)人类精神生活技术化。二、工业文明的成果及其代价2.工业文明的代价(1)生态环境恶化(2)廉价资源趋于耗竭(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开始出现三、对未来的思索1.宇宙飞船经济理论2.增长的极限3.墒——一种新的世界观四、可持续发展观1.发展模式的转折(1)人类发展观的改变。(2)人口增长趋势的转折。(3)能源结构的转变。(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5)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2.可持续发展3.清洁生产的由来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76年。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计划活动中心制定了《清洁

3、生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4.清洁生产在中国1983年国务院发布了技术改造应结合工业污染防治的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从根本广解决污染问题。(2)采用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转化为产品而污染物最小化的新工艺,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3)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新型装备,更新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老设备。(4)采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原料,替代剧毒有害原料。(5)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新产品等。第二节清洁生产概念一、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

4、产按英文词义可解释为比较清洁的生产过程,因而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统一为各方所接受的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计划活动中心曾提出一个非常简短的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定义涉及到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控制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控制。一、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过程含先进的无废少废技术、高效的装备和完善的管理;(2)清洁产品使用中和使用后对人体和环境无害;(3)清洁能源包括常

5、规能源清洁利用、采用节能技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清洁生产的评价标准1.技术评价2经济评价3.环境评价一项优良的清洁生产技术首先是技术上可行,其次符合环保法规,第三经济上有赢利性,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第三节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一、资源综合利用1.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2.水资源的综合利用3.二次资源综合利用4.废物综合利用二、改革工艺和装备1.原料处理工艺改革2.产品制造工艺全过程统筹3.装备技术更新第三节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三、改进操作和加强管理(1)开展调研和废物审计,查清从原料到成品生产全过程,以发现主

6、要环节。(2)以减少生产过程废物产出为目标,建立健全劳动组织和规章制度。(3)将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和考核量化并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和岗位。(4)坚持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5)有效的指挥调度、严格的监督、公平的奖惩。(6)组织安全文明生产,整顿厂容厂貌、绿化环境、培养环境意识。第三节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四、必要的末端治理(1)末端治理只是一种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之后的最后把关措施,而不处于实际上的优先地位。(2)企业内部的末端治理只是作为送往厂外集中处理的预处理措施(如废水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场;废渣集中送

7、往废料填埋场等),其目标显然不是为了达标排放,而只需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可按纳的程度即可。第四节清洁生产案例味精清洁生产新工艺新工艺和现行的等电点离子交换提取工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革除离子交换工艺,没有离子交换成本;(2)改冷冻结晶为常温结晶,节约大量的冷冻电费;(3)谷氨酸提取得率高达95%(因为是闭路循环工艺除了副产品中少量夹带外,没有其他损失,故产品收得率高);(4)实现主体闭路循环,已无高浓度废液排放。(5)冷凝水(60℃)可循环作为工艺用水,实现高浓度废水的零排放。这还是一项中试技术,虽已通过原中国轻工总会

8、组织的专家鉴定,还需在工业化生产中完善提高。但显而易见,它较原结晶加离子交换工艺已大大前进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