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

ID:11498565

大小:4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_第1页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_第2页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_第3页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_第4页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重视阅读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功利思想影响,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1 重视课堂讲读,轻视课外阅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惯性使老师与学生的眼光始终盯在各类考试卷上,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用讲、不用读、不用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上精讲细读——恨不能让学生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锹挖一个井。而语文课外阅读,或备受冷落,或流于形式。2 追求阅读的实时效果一节课文阅读课,

2、尤其是公开课,从导入到初读,从初读到范读,从范读到初感,从初感到精读,从精读到深入理解,从深入理解到……短短的四十分钟,非要学生读了就感,感了就要行,简直就是一部结构谨严的艺术品。也许有人会说,好课就应该是艺术品啊!殊不知,艺术品和刻意雕琢是同意语。试想:谁能保证全班所有学生在你的引导之下,能整齐划一地随你的节奏走?走一节课。走一个学期,走完你的教书生涯,不实际!很多的文章是要反复读的,追求实时效果,这是急功近利行为,效果堪忧。3 用自己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维一位教师在教《长江之歌》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

3、长江的特点?学生回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的长江。”老师虽然没有说是错的,但还是让好多学生接着说,直到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源远流长的长江”。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漂亮地写在了黑板上。‘有一些老师,常常局限于教学参考书,完全满足于预设的、期待着的答案,不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也许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理论前沿表现得不是那么过于明显,但却是当前一线阅读教学的通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1.为阅读减负,还阅读本来面目读就是读,带问题读,带感情读,带节奏读等等极尽能事,把原本很简单的阅读搞

4、得复杂了。什么问题、感情、节奏这类东西,不是带出来的,是建立在反复地读的基础之上的。读之前就布置任务,这可好了,学生没心思读了,他得想任务,他读一下就要想一下,文章越是要读完了他就越是紧张,因为他没找到答案完成不了任务,这样学生还能有兴趣吗?这样做能起作用吗?要为“阅读”减负!读就只是读,读到有问题时自然就有问题了,读到有感情时自然就有感情了,其他的种种问题也是一样的。2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层面建构阅读教学要找切入点,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找“点”,这个观点普遍存在,甚至在重大场合的赛课评课都以此为得分点。比比谁的“点”

5、找得好、找得新、找得怪。视全篇的阳光普照于不顾,转而陶醉于黑夜中星星点点,美其名曰“抓文眼”。一味地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老师就带着学生在这样的碎片中上蹿下跳,既无典雅,也无实用。一切都应从整体上入手。让学生读全文,就和学生谈全文。只有全文的“意”才是完整的“意”,读完读熟,然后要做的就是复述或概述(能背最好)。3 阅读量的保证课程标准上关于阅读量的要求,我就不再赘述。我想说的重点不是“量”,而是“保证”。课程标准上规定的量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遗憾的讲,恐怕落实的没几个。有些地方(大体上都差不多)要求家庭作业老

6、师要批改,上级要检查。这样一来,天天要做家庭作业(全是要上作业本的那种),布置看书的作业没用。学生根本就没时间课外阅读,课程计划根本就落实不了。4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并不是完全照搬陶渊明的话,而是以我自身的实例来印证,或许更有一些说服力。我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有这样一课:《秋天》。当中是这样写的:秋天到了,一行大雁往南飞……这一句话我倒背如流,默写烂熟。但就是不知什么意思,为什么呢?我不知“大雁”是什么,我也不记得老师讲没讲。后来在上三年级时,偶尔翻旧书看到了这句话才顿悟。于是印象就特深,以至于今都无法忘怀。反复

7、纠缠于不必要(或者说不可能)的细节,只能是徒费心机。很多的文本,先记忆,以后会自然明了的。5 阅读内容应该古今兼顾中国文学的之美重在形式。不管是哪句古诗抑或名言成语,形式美是我们直至今日还在使用它们的重要原因。如果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译成白话文,其文学水平,也大约只有当今的小学生而已。消除了典雅的形式,再好的内容思想,对于提高文学修养来说也是不济于事的,充其量只是一篇传统思品课的教材而已。中国文学的重心在古代,所以从初中起,古文比重直线上升,到了高中,甚至超过了白话文。我们要学习真正的中文,应从小学开始,小孩子

8、学起来朗朗上口,出口成诵。经常读,也爱把它背下来,有益无害。与其把这些东西放在大学里面再背,不如在小学里面就背完。我想大家都有体会,还是小时候背的东西记忆长久,成人后背得再熟,隔一段时间后也忘得精光。作为教师,应该对自己的阅读教学重新审视一番了,以上的思考是一人之言,难免有失偏颇,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师的共识共鸣。拙见弊劣处,当不断思考改进。(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