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

ID:11547765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_第1页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_第2页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_第3页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_第4页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摘要)背景介绍:为更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切实解决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对招投标领域典型地区、典型问题、典型经验进行研究,从实践到理论,以研究促工作的指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招投标课题研究。目前,第一批5个研究课题已经完成,并得到委领导充分肯定。为扩大研究成果运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课题承担单位撰写了课题内容摘要,本刊将从2013年第12期起陆续刊登,供大家学习参考。招标投标是市场主体信用集中体现的环节,也是征集、整合市场信用信息最有效的切入点。招标

2、投标活动中暴露的诸多违法失信现象,反映了社会信用建设以及招标投标市场信用建设的滞后。为依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快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体系,激励和约束招标投标市场主体守法诚信,需要对我国当前的信用建设概况与招标投标市场信用的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并借鉴有关行业部门、协会、地方和中央企业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信用现状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中,规避招标、虚假招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以他人名义投标、不遵守评标结果、随意变更合同、违法分包转包、行政监管部门不依法履行

3、职责等违法和失信行为在招标、招标代理、投标、评标、行政监管等各个环节呈多发态势,屡禁不止,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招标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近年来积极推进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资委均出台了有关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对相关领域招标投标行为的信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上海、江苏、浙江、宁夏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开展了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建设工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信用评价制度和管理措施;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也开展了诚信自律建设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历史和

4、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主体信用信息征集的可靠性和共享性不够,主要依赖各市场主体分别自行提供或由政府部门零星收集有关主体信用行为的记录信息。二是信用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统一,造成信用评价工作的效能降低和企业、社会资源的浪费。三是政府部门采用传统企业资质审批的办法组织信用评价,评价结论不能完全客观、科学、准确反映众多投标人能力信用的客观、个性和动态状况,难以满足项目招标人对信用评价成果的个性化需求,且易导致腐败寻租。二、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一是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征集、评价、

5、激励及惩戒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制度设计,也缺乏规范招标投标市场信用行为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二是企业诚信道德文化建设滞后。一些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没有树立依法经营、诚实信用的核心价值理念,未将企业发展与诚信建设紧密结合,在管理中对各级员工没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文化教育、考核及晋升制度,导致企业丧失自我约束,抛弃诚信价值。三是职业素质亟待提高。缺乏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导致招标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低、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行业归属感以及诚信自律意识薄弱。四是市场主体自律机制缺失。市场主体治理结构及其内

6、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包括决策机制、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监控管理体系。五是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和社会公众监督缺位。政府过多干预市场活动、地方和行业部门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的刚性审批制度及资质管理制度等导致较大权力寻租空间,增加了投标人充分流动和公平竞争的障碍,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而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市场信息公开共享服务体系,社会公众对市场主体和监管机构无法实施有效监督。三、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引导和规范招标投标领域各方主体的信用行为,需要从制度建设、道

7、德文化建设、自律机制建设、信息体系建设、评价及惩戒机制建设等各方面多管齐下,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招标投标市场竞争环境。一是完善招标投标市场信用制度体系。首先,通过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相关主体的权益、义务、职责关系和责任边界;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步骤、信用信息记录、征集、整合、使用、信用评价以及激励、奖惩、监管的合法规范性;保证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成果的客观科学,全面推动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其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信息的征集

8、、对接交互、评价使用、公开共享的一系列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以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为依托的全国招标投标信用信息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招标投标市场基本信用信息的对接交互,整合积累和共享分散于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交易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