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

ID:11554373

大小:19.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_第1页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_第2页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_第3页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_第4页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  从《孽海花》人称代词看近代文学文体及语言演变论文代写   和“我”一样,文中“你”在第二人称代词使用上已具有绝对优势。  1.3第三人称代词  1.3.1其、之、彼  三者均在上古汉语就已产生,具有指示性。由于上古汉语没有成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其也具有指称人的作用。  在文本中,“其”有40个用例④,可担任多种成分,虽然功能上不再局限于上古汉语只作定语,但作定语数量仍达到22例,占总数55%。如下:  26)遂相约席散,至其寓所。(第二回)  27)乞免其一死!(第二十七回)

2、  “之”在文本有9个用例,基本保留古汉语文言的用法,有8例作宾语,如下:  28)相持间,女子举弹欲掷,帝以两手死抱之。(第十七回)  29)年纪不过二十岁,却是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贤如鲍、孟,巧夺灵、芸,威毅伯爱之如明珠,左右不离。(第十四回)  除外,“之”有1个例作兼语,如例21)。  “彼”有较强的指示性,全文有12个用例,能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与上古汉语功能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如下:  30)远事不必说,就是伊犁一案,彼趁着白彦虎造反就轻轻占据了,要不是曾继湛力争,这块地面就不知不觉地送掉了!(第八回) 

3、 31)可惜后来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与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条约。(第十八回)  1.3.2他、她、它  书面中“他”字正式分化为“他”“她”“它”三种写法并各司其职是现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重要变化,这是受西洋人称代词阴、阳、中三性的影响而形成[1][p272],这种用法在《孽》中已有所体现。  “他”在上古属于旁定代词,经过了从无定到有定、从泛指到专指、从指物到指人的发展;到唐代真正的第三人称“他”已经很常见了[4][p9]。后来,人称代词“他”的广泛运用奠定了近代汉语区别于中古以前汉语的重要标志[3][p4

4、5]。宋之后,在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中,“他”具有绝对优势[6][p241]。在《孽》的考察中,“他”字共1100个,除称代国家或组织、表事或物和无定泛指的用法外,真正的第三人称“他”有1064个用例,占所有“他”数量的97%。人称代词“他”可充当主、宾、定、兼语。如:  (1)主语:  32)他不动气,倒笑了。(第七回)  (2)宾语:  33)可是越等不着他,心里越要他,越爱他,有什么办法呢!(第三十回)论文代写  (3)定语:  34)俄皇又派他儿子做了宪兵中佐,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第十六回)  35)我是他的妾,

5、只好算半个伦。(第三回)  (4)兼语:  36)没有法儿,只好请您耐心等一会儿,我去支使他走了,我们才好走。(第三十一回)  “她”在文本中有318个用例,专指女性或阴性事物,其语法功能与人称代词“他”基本一致。如:  37)闻得有一位杭州来的姓褚的,叫什么爱林,就叫了她吧。(第二回)  38)你们不要谈考据,打断她的话头呢!(第四回)  在近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他”可写作“它”或“佗”,且不存在形式上性的差别,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非人称用法的“他”、“佗”和“它”都统一为“它”[6][p49-51]。本文中,“它

6、”有11例,如:  39)我看大人得了此图,大可重新把它好好的翻印。(第十二回)  40)我正要问老爷,这几张破烂纸,画得糊糊涂涂的,有什么好看,值得化多少银子去买它!(第十三回)  文段中“它”的语义与现代汉语相同,指代中性事物。论文代写   2.人物形象个性化及典型性塑造中充分运用雅言和俗言。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及创作情节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人物语言的选择和设计,充满特色的人物语言不仅显示了人物的身份,而且可以揣摩出人物出身、教养乃至性格,社交场合的变化又会使用不同的用语,这一些均使得小说真实生动。  《孽》所描写的

7、人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上层社会的达官、名士和一般士大夫为主,如金雯青、米筱亭等,文人之间的对话夹有文言腔调,好用典故,也会讲求语句工整和韵律。经考察,文言性的人称代词多出现在此类对话中。例如全文14例“吾”有11例出现在文人对话语境中,如1)~3);12例“彼”有8例出现在此类对话,如30)、31);7例“我辈”有6例出现在文言味道较浓的会话中,如41)等。  另一类人物是包括妓女、侍人或镖客等在内的下层平民百姓,其多用纯白话俗语,市井气浓,有些会采用方言。如作为方言人称代词,“侬”在全文3个用例,其中有2例同时出

8、现在文中一个江苏口音的家人的话中,如12)。  3.叙述语言通俗化、大众化,但不乏文言色彩。  作者在《孽》中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文本的描述性语言彰显了作者自己的语言特色。小说除对话和各种信笺词曲,作者的描述性语言贯穿始终,虽然大部分以通俗的白话叙述,但同样作为一名文人,其议论性的文段里也不乏文言色彩,有少许夹杂方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