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ID:11566627

大小:28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理科)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历史必修三第一至第三单元。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

2、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基是在A、夏商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4.“天下莫

3、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5.“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其利。”反映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A.老子B.孟子C.墨子D.荀子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7.董仲舒的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作用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4、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制天命而用之”8.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9.南宋末年坚持抗元斗争的文天祥在被俘后坚贞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这实际上是当时那一社会主流思想熏陶的结果A.道学B.理学C.心学D.仁学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5、、“天人感应”理论11.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12.他是福建人,他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他一生公开以“异端”自居,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这里的他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不包括A.主张个性自由B.主张经世致用C.主张农、工、商皆本D.主张民主共和14.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B.

6、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1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16.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A.造纸术B.雕

7、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测向技术17.文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A.丰富了人类文化B.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播交流C.新创了一种艺术形式D.其过程具有神秘色彩18.“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19.“

8、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这首古代著名诗歌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20.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21.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膨胀C.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