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ID:11612673

大小:45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的曾是

2、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1~3题。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2.基塘生产特色的形成是充分利用了下列哪个区位因素?(   )A.水势丰富 B.地势低洼  C.广阔市场 D.政府政策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

3、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叙述属于GIST系统的是()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5.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 )A.规划城市交通道路网   B.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C.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D.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

4、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6~7题。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8~9题。8.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9.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图1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

5、加固河堤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图2,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0~11题10.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A.②④B.①②C.③④D.④⑤11.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6、 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图2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图3)回答12~13题。               图31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3.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

7、.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4.右图(图4)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是( )A.沼气B.核电  C.水电 D.煤气          图4右图(图5)是我国能源调运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15.图中①、②、③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6.②线路自西向东途经的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依次是(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图517.②工

8、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大气质量,保护环境③有利于东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有利于减轻东部能源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道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