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ID:11734392

大小:7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2、,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持此观点的人应是A.孟轲B.荀况C.墨翟D.韩非2.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3.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4.从殷商的“宗天敬鬼”到西周的“敬德保民”,这种国家

3、政策的转变反映了A.王权不再需要神化B.“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C.中国人文精神的觉醒D.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5.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6.《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

4、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外儒内法7.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D.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8.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源”。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

5、理”为万物本源D.充实了伦理纲常9.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0.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②程朱理学的出现③交子的出现④世俗文化兴起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11.《论语·为政》中记载: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2.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3.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

7、:“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A.晋、唐B.唐、宋C.宋、元D.元、明14.“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戏剧艺术哪项特点的描述?A.规范化B.综合性C.写意性D.写实性15.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D.通过教育手段回

8、复和扩充人的善性16.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选项叙述历史时期A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古代希腊B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文艺复兴C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宗教改革D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启蒙运动17.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