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

ID:11602605

大小:39.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4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第一讲:帮孩子解除烦恼一、教材分析:本讲内容包括两个案例故事:《我最好的朋友变了》和《我好像有点喜欢他》。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信赖度逐渐下降,开始关注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迫切渴望朋友之间的友谊,异性之间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他们普遍遇到了朋友交往的烦恼和困惑。家长怎样重视孩子友谊的发展?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教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讲主要是让家长了解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学习及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教会孩子如何去经营友谊。2、当孩子喜欢上某个异性或被某个异性喜欢时

2、,家长知道应该怎么办,掌握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三:教学重点:让家长了解孩子出现了交往矛盾和早恋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对比法五、教学过程:一、首先从孩子在交友和在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切入,声情并茂地讲述或录音播放《我最好的朋友变了》和《我好像有点喜欢他》两个案例故事。引导家长讨论交流案例故事中反应的是什么问题?然后教师给出几种可能的处理方式让家长选择:2、不加理睬。3、暗中翻看孩子的日记以寻求线索。4、警告孩子不许这样那样做。5、和孩子好好沟通。6、去找孩子的矛盾者或追求者,警告他不要招惹自己的孩子。7、告诉老师。家长选择后,引导

3、家长和自己平日对待这些问题的做法比较,看看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教育方法值得欣赏?通过交流,达成共识。第一个故事中的母亲面对孩子交友的困惑,没有偷看女儿日记或找老师,而是采用和女儿交流的方式,认真倾听女儿的心事,体谅女儿的烦恼,与女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去体谅朋友的感受,让孩子理解了朋友的做法。并对孩子友谊的发展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建议:修复友谊或重建友谊。第二个故事中的父母,面对自己有了早恋倾向的孩子,没有采取简单的粗暴的硬性阻止的方式,而是温和地甚至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和孩子探讨异性情感的问题,自始至终本着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原则,

4、将女儿对异性同学的好感转变为其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的疏导教育,让女儿能够“自我觉醒”,消除烦恼,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二、引导家长快速默读“专家讲堂”,然后分析讨论共商对策: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去经营友谊?怎样疏导孩子的早恋问题呢?针对讨论,概括小结:经营友谊的对策:1.引导孩子结交好朋友。2.教育孩子自身要宽容,不以自我为中心。3.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不要“哥们义气”等等正确引导异性间的交往:1、让孩子了解与异性交往的原则:(1)、反对“男女授受不亲”,重视“男女有别”。(2)、最好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3)把握交往的心

5、理距离,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过于波动的接触。2、不要给孩子乱贴“早恋”的标签。3、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家长应做到:理解、关爱、沟通、引导。4、大方的和孩子谈心:讲讲青春期爱情的特点;如何摆脱小朋友的亲爱和约会;疏远恋情的方法有哪些等等。以上问题,可适当补充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深化理解。1、教材中仇恨袋的故事。2、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故事,鲁迅和瞿秋白交往的故事等。3、早恋荒废学业的例子;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早恋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六、作业1、为孩子准备一本青春期教育的书。2、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和同学交往中

6、存在什么问题,并谈谈你打算怎样让孩子认识并改正这些问题第二讲:换个角度看孩子一、教材分析:本讲的两个案例故事是《我凭什么让着他》和《我也想上培训班》。第一个故事反映的是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私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家长的冲突。好在这位母亲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待孩子平静了,诚恳地向女儿道歉,并通过进一步地交流,让孩子明白了事理——遇到问题,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第二个案例故事发映的是一个孩子的求知欲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冲突。家长换了个角度解决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周围能够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调动了孩子的爷爷教胡琴,利用电视上的“学英语”节目学

7、英语,尽量满足孩子特长发展的需要。两个案例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讲,使家长认识到换个角度看孩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换个角度看孩子?如何教会孩子也学会换位思考。三、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孩子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是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在具体的家教中能够换个角度看孩子是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方法:案例法对比法谈话法五、教学建议:1、角色扮演,情景演示:两个故事中的“情景对话”和“心灵独白”。家长交流:这两则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2、教师现场调查:你在遇到以上问题时,是怎样处理的?问题得到了怎样的解决?

8、3、针对家长发言,教师结合“教育故事”和“专家课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为什么要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