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

ID:1163073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_第1页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_第2页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院校:南阳理工班级:软件工程四班姓名:苏金彪学号:068109207中国传统文化(老子思想)与中医中国传统文化(老子思想)与中医摘要:  老子思想基本上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存在体证,虽然可以运用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文化情境之中,但是其根本的关怀,还是在于实现与证实生命圆满的存有意义与价值。主要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宇宙论上,推求到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决定与自己生命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1]。这是一种对生命存有的文化医疗,关心的不是个体外在生理形式的病痛与灾难,而是从宇宙法则的终极关怀,扩充人的

2、主体生命在天地运行秩序中的对应之道。这种医疗的观念,从人类生理自然的欲望与本能中,领悟到生命存有的形上作用,以心灵层面自我调适来维护与保养机体的正常运作。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老子思想中医  老子对“身体”的病因与诊疗,有其自成系统的观念与实践体系,是一种文化性的医疗,是针对生命异化的存有医疗[2]。其面对的不是单纯个人躯体发病的病因,而是整体生命在存有环境下的病兆与病源,是人类主体生命在异化时空中向外宾士所造成各种存在的疾病,这种疾病是不能纯靠医学的药物来治疗的,必须回到生命自身的主体自觉上,领悟到与宇宙相应生生不息的创生

3、能量。近年来人们对医疗的认知已有些转变,不再以西方科学医疗的观念与行为作为唯一的准则,逐渐重视文化规范下的生活医疗活动,对疾病与健康有著一套固定的知识,这套知识如同宗教信仰般,指导人们对生病的态度与处理方法[3]。老子的医疗观在现代社会里,仍有其文化性的实践作用与功能。  老子的身体观与病因说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课题,是将身体摆在形上的层次,肯定的是人身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内涵,强调其相互感通的哲理关系。将病因摆在形下的层次,降落在具象的身体形式上,指出外感致病、心理致病与社会致病的种种因素,肇因于人体与天地关系间的失常,有形的身

4、躯联结不上宇宙秩序的常道,在欲望的作祟下,失去了天人之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人体不足以抵抗各种外邪的侵袭,导致病患丛生。这种天人关系的瓦解与破坏,正是有限形体的最大病源,招来无穷的祸患。要防治身体的各种疾病,还是要进行形下与形上的会通,回到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上,顺应与运用天地之道,即以法天则地的方式,重新进入到宇宙的秩序之中[3]。  老子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从生命的精神层面入手,关心的不是身体的生理现象,而是法乎自然的运行规律,以精神内守的方式解消外在物欲的追求,不是采用物质的医疗方式,是透过精神对形体的积极作用,

5、达到除疾康复的医疗目的,如云:  所谓“生而不有”,即是以“不有”来面对身体的“生”,消除众生对身体的我执。所谓“为而不恃”,即是以“不恃”来面对身体的“为”,消除众生在行为上的我慢。所谓“长而不宰”,即是以“不宰”来面对身体的“长”,消除众生在精神上的自我专制。这种对生命的医疗方法,在于肯定人体道德的“善”,以“善”来安顿身体的自处之道,如云:  “善”是人体最佳的医疗方法,老子以“水”来比喻“善”的作用,如谓“上善若水”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人生命的保存之道在于善用水德,效法水灌溉万物而无取于万物的德性[4]。水德

6、的“善”最大的特征在于“不争”,就是不自以为主,随着自然的作用来滋润万物。人对身体也该如此,有如水般的自生自长,不沽名钓誉也不炫耀己功,更不会执著于外在善恶的形式,所谓“处众人之恶”,即要求人不要自命清高,在众人所讨厌的低下与污臭之地也能忍辱负重,以相应于道的造化之功。      老子的诊疗法是将身体纳入到心灵的精神活动中,以“无欲”来化解掉“有欲”,进入到至善的生命境界之中,对应著天地的自然之道,使身体在情欲中和下获得无疾无患的生存利益。这是超越出被祸患与疾病所困的身体,从宇宙运行的规律处安立与天道共振的生命节律,在形上

7、的终极关怀下,圆善与实践与天理相应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325页。  [2]林安梧,《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台北:明文书局,1996),141页。  [3]薛公忱主编,《中医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48页。  [4]张松如,《老子说解》(山东济南:齐鲁书社,1987),61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