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ID:11673575

大小:15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3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塘中心小学电子备课表第6周课题10、杨氏之子授课老师张艳玉共(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过程及思路(第1课时)教学要点读懂大意,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二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4.齐读。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1.有感情地读全文。2.背诵全文。五、拓展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六、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写

3、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2.默写课文。3.看《世说新语》。板书设计杨氏之子此为君家果孔君平杨氏子(机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大塘中心小学电子备课表第6周课题11、晏子使楚授课老师张艳玉共(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具准备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及思路(第1课时)教学要点⒈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⒉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⑴、使:出使。⑵、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⑶、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⑵、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⑵、区别“大(da

5、)夫”与“大(dai)夫”。(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⑷、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四、学习1、2、3、自然段。  ⑴、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⑵、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⑶、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⑷、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

6、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⑸、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⒌做作业本上1、2题。五、课后小结: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大塘中心小学电子备课表第6周课题11、晏子使楚授课老师张艳玉共(2)课时教学过程及思路(第2课时)教学要点⒈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话”。⒉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⒊进一步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过程:一、学习第4自然段⑴、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⑵、

7、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⑶、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⑷、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⑸、教师点拨。二、学习第5自然段。⑴、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⑵、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⑶、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⑷、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