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

ID:11690864

大小:6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3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_第1页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_第2页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_第3页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_第4页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一、专题内涵解说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类似高考作文的话题来编辑课文,每个话题都有很强的人文性,编者试图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做到有机统一。但从整体看,所有话题未必能构成一个像思想政治书那样的完整体系。因为语文书毕竟不是政治书,其次教育人也未必能按某种模式进行,编书者也仅仅是想借用人文性话题来统率课文。在每个话题内的几篇文章,编者又分为几个板块,这样每个专题内的课文是自成一体的。每个专题内的几个板块之间也是有机统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专题的整体性、板块间的联系上去解读课文、设计教法和学法。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教师备课时关键的

2、一点。以往的教材在备课时这个特点不很明显,因为过去的教材以知识点或文体特点来编辑课文构成单元。过去的单元教学也强调整体性,但主要还是偏向于工具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来解读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为什么第一册书的第一个专题是“向青春举杯”?因为这一专题与学生的成长同步,十六七岁是人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人们喜欢将这个年龄称为花季雨季,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

3、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的使命。“体悟人生”选择了台湾作家杨子在儿子十八岁生日给儿子的一封信和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我的四季》两篇文章,分别从父亲的角度和青年人自己的角度来书写对青春的体悟。“设计未来”板块选择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时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青年人在设计未来时点亮了一盏人生指路灯。它告诉青年人:志当存高远。另一篇是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它告诉青年人生命的抉择是一个痛苦的经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一定是你的真爱,使你找到人生的支点,明确人生的航向和终点,激

4、励你为之奋斗一生。一、教学目标1、正确解读自我与青春,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文本对话3、学会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4、掌握书信体写作,尝试诗歌创作5、阅读一本课外读物6、学会记录要点、倾听别人发言,积极主动地交流、表达其中前三项为教学重点三、课时安排:(见教参第26页)本专题大约10课时(教参安排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吟诵青春3课时体悟人生3课时设计未来2课时积累与应用(含写作实践)2课时四、教法学法设计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这类似于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也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

5、师要在教学情景活动中指导学生体验。教学中应该尝试改变单一的方式,围绕“青春”话题,从“吟诵”、“体悟”、“设计”三个层面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在活动体验中深入解读青春,迈好青春的第一步。第一板块:吟诵青春(分为三课时)“吟诵青春”是一组不同时代的诗歌,要组织学生围绕“理解”与“诵读”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体悟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悟。要点:1、初步领会四首诗的主旨2、掌握有关诗词的基本常识3、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第一课时步骤:一、课前预习设计:①收集整理有关诗词的基本常识和朗读的基本要求②通读本板块

6、四首诗,整体把握每首诗的主旨。③通过去图书馆或上网等方式收集整理四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特点、诗人创作的有关生平经历、与父母讨论上世纪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我国社会有哪些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当时青年怎样的时代使命,把讨论要点整理在课堂笔记本上。并完成下列表格:诗歌题目创作时代时代特征时代使命诗歌主旨《沁园春长沙》《知青年公民》《想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二、课堂活动设计:指导诵读导入:“吟诵青春”就是青年人吟唱自己的青春之歌。什么样的青春之歌最有意义?是“我把青春赌明天”的〈潇洒走一回〉,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我们学习本专题,就会明白

7、,真正有意义的青春之歌,那就是青年人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把个人的追求统一到时代对青年人的召唤中去,也就是要唱出时代的主旋律。一、参照本板块练习4(课本第13—14页)的示例来指导学生仿写朗读提示。先通读,人人都读;后按自己写的朗读提示精读一首。老师指定凡选读同一首诗歌的组成一个小组,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朗读提示,互相补充,然后按朗读提示自由朗读。精心准备读好一首诗。教师适当补充一些朗读诗歌的方法:1、读符号的标记:节奏/重音.升降调↗↘声音的延续——2、把握情感基调的方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