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ID:11730990

大小:19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段)(C100802)《中医诊断学(一)》(02973)自学考试大纲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2012年版27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掌握中医学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针灸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使自学者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课程的

3、基础。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学习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要求掌握:“诊断”、“诊法”的含义。通过学习,为四诊、辨证的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二、课程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一)诊断的含义。(二)望、闻、问、切四诊的含义。(三)症状、体征,辨病、病名,辨证、证名,病案等概念。27(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五)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六)中医

4、诊断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的一般知识。四、考核要求(一)诊断的含义识记:(1)诊、断的含义;(2)诊断的定义。(二)诊法的含义1、识记:诊法的含义。2、领会:望、闻、问、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三)症、病、证、病案等概念1、领会:(1)症状、体征的含义;(2)病名的意义;(3)“证”、“辨证”的含义;(4)病案的含义。2、领会:“症”、“病”、“证”的区别和关系。(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领会:(1)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2)“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含义。2、领会:“生物全息”、“缩影”的含义。(五)中医诊断的

5、基本原则1、领会:(1)中医诊断整体审察的要求;(2)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2、领会:(1)四诊的顺序可不固定;(2)辨病或辨证先后不同的各自好处。(六)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领会:(1)历代医家在中医诊断方面的贡献;(2)《濒湖脉学》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七)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领会:(1)中医基础理论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2)早临床、多实践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3)辩证思维方法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第一章望诊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望神、望色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表现和意义;(2)熟悉:舌的形

6、态结构、舌诊原理和舌象分析要点;异常形体、姿态和排出物的基本内容;(3)了解:局部望诊、望小儿指纹的主要表现。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全身望诊(一)望神(二)望色(三)望形(四)望态第二节局部望诊(一)望头面(二)望五官27(三)望躯体(四)望四肢(五)望二阴(六)望皮肤第三节舌诊(一)舌诊的概念(二)舌的组织结构(三)舌诊的原理(四)舌诊的方法(五)舌诊的内容(六)舌色(七)舌形(八)舌态(九)舌下络脉(十)苔质(十一)苔色(十二)舌象分析要点(十三)舌诊的临床意义(十四)危重舌象的诊法第四节望排出物第五节望小儿指纹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全身望诊

7、(一)望诊的概念。(二)望神的概念、原理、主要内容及对神气的判断。(三)望色的概念、原理,常色与病色的概念及特点,五色主病的主要表现及主病。(四)形体强弱胖瘦的要点及其综合判断。(五)异常姿态的表现和意义。(六)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等局部异常的常见病理体征和意义。(七)舌色、舌形、舌态的特征、意义和主病。(八)苔质、苔色的特征、意义和主病。(九)正常舌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十)舌诊的临床意义。(十一)望排出物的概念、基本规律及常见变化。(十二)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正常食指络脉及其形色变化。四、考核要求(一)望神271、简单应用:(

8、1)望神的概念;(2)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和意义。2、识记:(1)望神的主要内容;(2)少神的表现和意义;(3)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3、领会:(1)望神的原理;(2)神乱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