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

ID:11769227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_第1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_第2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_第3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_第4页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及预防对策共青团*****委员会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滋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已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日益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也随着社会急剧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例如违法犯罪的团伙化,低龄化,暴力化等。青少

2、年违法犯罪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趋势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仅未成年人就有70余人,占全年收案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而整个青少年(35周岁以下)犯罪案件则占到全年受案数的百分之七十,这些数据无不证明,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正在日益加重,出现频率最多的犯罪案件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欧、

3、故意杀人等等。以我县为例,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在逐渐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一):违法犯罪形式的团伙化。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数是以有组织的团伙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青少年自身的条件决定的。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尚处在较薄弱时期,如果以个人的力量来达到犯罪目的,势必会加重其心理和身体上的承受压力,使其产生胆怯的念头。但要是一些人集合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分工,则分摊在每个人身上的压力将会大大的减少,从而逐渐形成一些较为稳定的组织。基于共同故意来实施犯罪的案件,往往会有人把风,有人作案,有人负责销脏,最后共同分脏。(

4、二):违法犯罪年龄的低龄化。即不满14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在逐年增多,甚至有些少年从小学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犯罪者大都是缀学的青少年,还有的青少年片面地认为18岁以前犯罪不用负任何责任,所以才放心大胆的实施各种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三):违法犯罪手段的暴力化。即实施犯罪的手段残忍,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上,大多数青少年在犯罪前往往没有充分的考虑和策化,只是在产生犯意或受到刺激后一时冲动,不计后果的突然犯罪,因而这样往往会造成恶性犯罪的出现。(四):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仍存在其它一些趋势。1、女性犯

5、罪的数量和范围逐渐增加:其中情感问题占主要部分;2、毒品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新鲜刺激而吸食毒品,成瘾后不能自拔又会引发贩毒,卖淫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3、电脑犯罪数量的迅速增加,在科技进步和信息自由化的不断推动下,时代要求青少年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专业操作技能,近几年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深入普及,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沟通、交流等生活方式出现巨大的改变,而对这些新鲜事物,最受渲染的莫属这些青少年们了,网恋、网婚及网上传播淫秽信息、网上诈骗等新形式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屡尽不止。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

6、析(一)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今社会难免残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在一些阴暗角落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和丑恶现象。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

7、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

8、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