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ID:1179220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_第1页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_第2页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_第3页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的确,学科教学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审视,而应该站在人生的高度思考,首先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精神的教育。“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后来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做善也”。说明教

2、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如看电影、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这里包含人们通常说的德育和智育两个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一是目的

3、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内容上的相融关系。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我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想来说的就是“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理。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终将失去它“

4、第一生产力”的光荣称号,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那么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事实是,德育和智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在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式来完成,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

5、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二是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哲学上认为,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

6、。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但从整体上来看,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

7、教育。而人才既要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三是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学校是教育机构,是专业的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所以,教育者们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当成是劳动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工作方法和步骤,在教育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教育,不会因为某种感情因素而放弃教育计划。但家庭和社会不同于学校,特别是家庭。他们更多的教育行为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也更不会制定什么教育计划。他们的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教育会受

8、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干扰。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品德却不闻不问,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考上重点高中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