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

ID:11820821

大小:8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4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_第1页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_第2页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_第3页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_第4页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论之课程各流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流派整理一、夸美纽斯的课程理论·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消除宗教压迫以及教育改革事业,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成果,总结了自己四十余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他所著的《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夸美纽斯的课程论: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即人人应该掌握各种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但也应

2、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夸美纽斯在他的泛智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关于课程的比较系统的理论。1.课程分类夸美纽斯把课程分为三类:主要课程、次要课程和第三类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宗教神学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体育、音乐、游戏等。主要课程包括智慧、辩才、正直行为和笃信宗教的本质、核心和内容。次要课程主要是指为主要课程服务的辅助性课程。第三类课程主要是指增进健康和换发精神的娱乐游戏等课程。2.课程体系夸美纽斯提出和论证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他提出,在国语学校,除了当时普遍开设的读、写、算和教义问答外,增加了几何测量、自然常识、地理、历史、唱歌和手工技艺等;在拉丁学校

3、,除了当时普遍开设的七艺之外,主张增加物理、地理、历史,还要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本民族语和一门现代外语课程。3.教科的编写夸美纽斯在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科书应当是简明扼要的,内容排列应当是有系统的,而且应当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明白简单的语言来阐述。4.课程论的特点:(1)扩大了学校教学科目的门类,突出了自然学科的地位,重视语文工具学习。(2)确立了学校的教学计划。参考文献:1.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二、洛克的课程理论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著名哲学家。洛

4、克的儿童观是著名的白板论,他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是白板一块,教育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随意塑造他们。洛克的课程观可以用知识本位来概括。1.课程观的特点(1)强调社会的目标,以社会的需求来规划课程。(2)强调儿童是白板一块,把课程规划好以后加以灌输即可。2.课程分类洛克把根据社会目标规划的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贵族化的、宫廷式的,以培养绅士为目标的课程。它包括:(1)阅读、书写、绘画、速记。(2)英语、法语。(3)地理、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编年史特别是罗马史。(4)伦理学、民法、国际法。(5)英语会话与作文。(6)舞蹈、击剑、骑马、手工技艺、园艺、林间劳动和簿记。另一类是实用性的课程,使贫苦儿童

5、得到教育的课程。主张把贫民儿童收容于劳动学校,让他们从事纺纱织布的劳动,学习生产的技术。此外还要进行宗教教育,使他们养成顺从的精神和勤勉的劳动习惯。参考文献:1.胡学增著:《现代课程论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三、卢梭的课程理论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因此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本性也就是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地去进行。1.儿童成长阶段卢梭把儿童自然成长分为四个阶段:(1)幼儿期教育(2)儿童期教育(3)少年期教育(4)青年期教育每个教育期都有一定的特点。2.课程分类卢梭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体育。体育课程的

6、目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的体育以四肢的自由运动为主。儿童期的体育除了自由运动和锻炼以外还有感觉器官的训练。少年期的体育更强调肉体的磨练和精神的磨练。到了青年期则不必再重视体育教育。另一类是智育。卢梭认为智育教育和体育教育一样也是随儿童身心的发展而改变。在幼儿期应该强调母语教育、判断距离的教育和感觉物质性质的教育。儿童期应该强调读写、绘画、几何。少年期应该学习地理学、宇宙学、物理学,学习航海和各种技艺。青年期应该学习社会关系、人类历史、外语和古典文学。第三类是德育。幼儿期的德育要注重抑制愤怒、固执、乖僻、我行我素。儿童期的德育要注重不做坏事,不以外表判断人,消除虚荣心和嫉妒心,要

7、有宽容、忍耐、刚毅的品格。少年期的德育要注重培养同情心、慈悲、亲切,认识人世间的腐败与堕落。青年期的德育要注重教授处世的经验,了解社会的结构,还要进行宗教教育。参考文献:1.胡学增著:《现代课程论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四、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流派“传统教育”课程理论创始人是赫尔巴特,实践者和发展者是他的学生齐勒和赖因。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