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ID:11830942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4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_第1页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_第2页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_第3页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_第4页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股市发展策略分析报告A股市场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上一次出现在十字路口是2005年。当年,经过四年的熊市洗礼之后,上证综指再度跌破千点,A股市场一片狼藉。但监管层在2005年5月逆市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最终令股指止跌回升,并在2007年演绎成一次旷世罕见的超级大牛市。  有券商分析师在回顾当年的情景时认为,正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令当时的A股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促成了大牛市。但如今,尽管同样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熊市,再出现如2007年大牛市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尽管此时的A股市场已经不能与股改以前同日而语。IPO市场化改革在逐步推进,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市场做空机制开始逐步

2、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也逐步形成雏形。但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改革的呼声依旧不减。  目前,新股发行尤其是创业板发行“三高”问题,垃圾股横行问题,内幕交易问题等仍有待解决,而种种问题最终也导致了A股投资者始终难以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上证综指累计跌幅再达21.68%,指数甚至已经跌回十年前水平。而A股市场也再度成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跌幅最大、与经济增速背离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  面对低迷的A股市场,作为“市场派”代表人物,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在2011年底公开回应“证监会是否酝酿了救市措施”的提问时明确指出,“不存在救市这个概念,市场有它自己的

3、运行规律。”  但同时,在郭树清上任伊始,证监会也开始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整治市场存在的顽疾。  “三高”待解  A股跌跌不休,令发行“三高”问题再成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创业板首发新股的“三高”。  仅以高发行市盈率为例,尽管自2011年3月之后,超百倍的高发行市盈率已经不见踪迹,但到了2011年四季度,高市盈率发行再度卷土重来。  来自Wind的资讯统计显示,2011年10月底发行的中小企业板新股道明光学,发行市盈率高达67.65倍;2011年11月发行的主板新股凤凰传媒,也获得了63.40倍的发行市盈率。  此后的创业板新股国瓷材料、中小企业板的青青稞酒也均获得了超过50倍的发行

4、市盈率。  但上述在2011年已经完成上市的三家新股,则无一逃脱破发的命运。“三高”发行无疑成为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一个主要推手。  实际上,在2009年中开始的IPO市场化改革,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一二级市场之间价差,打破此前“新股不败”的神话。对发行市盈率不再进行“窗口指导”,放开发行价,相当于将之前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转移给了上市公司。  而改革实施后,2010年1月底,创业板新股三维丝发行市盈率突破百倍,达102.81倍;2010年4月,中小企业板新股海普瑞发行价格突破百元,高至148元,至今仍为历史最高。  市场化定价尽管推高了发行市盈率及发行价,甚至在创业板开板之初,也大幅推高了

5、二级市场市盈率水平,令上市公司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募资金额、发起人股东获得了超预期的持股市值。但按照当时一些专家的观点,这对于上市公司发展,对于鼓励创业者还是十分有利的。  不过,事情并未完全按照当初所设想的方向发展,甚至衍生出很多新的问题。  高发行价令上市公司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募集资金,而上市公司尤其创业板公司在迅速获得与其规模并不匹配的大量资金后,并不能对其形成有效的管理,导致很多超募资金至今躺在银行账上“睡大觉”。即使已经对超募资金制定了使用计划的上市公司,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因为资金来得太过容易,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不够而导致投资失败,甚至可能因为疏于控制而出现利益输送行为。  与此同时

6、,很多在公司上市前持有公司股权的高管,也因股价高企而纷纷选择辞去公司高管职务,在所持股权解禁后迅速套现。  “三高”发行也令股权投资行业乱象环生。一位国内PE行业资深投资人指出,创业板市场的高价发行,很多只为套利的投资者纷纷涌入PE市场,并一举推高了入股价格,最后,在公司IPO之前入股的市盈率水平就高达15倍至20倍,有的甚至超过了20倍。一些投资者为了从中渔利,甚至出现PE腐败现象。  其实,对于IPO市场化改革后出现的“三高”问题,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们难辞其咎。尽管其通过网下申购获配后会有三个月的锁定期,但由于这些询价机构实际上获配数量都不大,因此,其在询价过程中给出的高报价甚至被一

7、些市场人士认为有“抬轿子”嫌疑。  更有甚者,一些给出高报价的机构,在新股发行后并未真正参与配售。在凤凰传媒IPO询价过程中,就有出价过高的询价机构被指最终未参与网下配售。  对于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三高”问题,也有市场人士给出了很多建议,如将询价最高和最低的价格从有效报价中剔除;有人建议在新股跌破发行价后,由保荐人以一定价格买入来稳定股价等。归根结底,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队伍无疑十分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A股市场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