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

ID:11857637

大小:84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4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电路探秘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电路专题二、考点清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路和电路的基本连接法,掌握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2、理解物体的导电性,知道常见的导体物质,绝缘体材料。3、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4、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6、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7、会解决实际的电学问题。(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串并联电路的判别;串并联电路各自的特点;欧姆定律及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伏安法测电阻

2、。难点:同上。三、全面突破[知识要点]电路图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2、通路:接通的电路(闭合开关)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一是电源,二是通路,两者缺一不可。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

3、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电流的测量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3、电流的符号:I4、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1A=103mA,1mA=103µA5、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1)量程: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三个接线柱。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当使用0~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

4、。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读数”。(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③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物质的导电性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常见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

5、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2、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而导体表面被氧化,导电能力会下降。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4、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电阻的符

6、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1兆欧=103千欧=106欧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越大。2、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即它有多个变量,在实验中为了正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其它量的不变,然后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7、变阻器的使用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大小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台灯、电话和扩音设备等都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起到调节灯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2、滑动变阻器:(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使用方法: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③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应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压的测量1、电源:正极聚

8、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正负极间存在电压。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电压→电流)2、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存在电压(2)闭合电路3、电压:(1)符号:U(2)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还有千伏、毫伏和微伏1千伏=1000伏1伏=1000毫伏1毫伏=1000微伏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A、一节干电池:1.5V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C、照明电路电压:220VD、一只蓄电池:2V5、电压的测量工具——电压表(1)量程:通常有两个量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