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ID:11867795

大小:22.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1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2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3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4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13,Vol.29,No.6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唐鑫,夏延斌,吴灿(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为分析酵母菌对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

2、色谱-质谱联用(GC-MS)乳杆菌发酵组中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有机成分,混合发酵组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有机成分。关键词: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文章篇号:1673-9078(2013)6-1420-1423TANGAbstract:lactobacillusandyeastswereanalyzedbyinthefermentedhotpepperbylactobacillusandthemixtureoflactobacillusKeywords:辣椒(Capsicumannuum)属茄科,丰富的维生素C较丰富的锌、维生素A15[1~2]会产生

3、许多的香气成分[4],并且还是集采样、萃取、[5~6]。如今该技术已经被广泛、食品[8~10]和园艺产品[11~12]的香气测定。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acro-extraction,SPME)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chromatography———————————————————————————————————————————————--------------------------------------------------------------------------------------------

4、-------andmassspectrometry,GC-MS),对辣椒盐坯浸出汁分别接种植物乳杆菌和收稿日期:2013-01-21作者简介:唐鑫(1989-),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食品化学与营养通讯作者:夏延斌(195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乳杆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并对之间的香气成分影响提供理论基础。1材料与方法1.1原料辣椒盐水取于长沙坛坛乡调料食品有限公司剁辣椒盐坯浸出汁,通过浓缩稀释分别加入4%植物乳杆菌作为植物乳杆菌发酵组和总接种量4%,植物乳杆菌:酵母菌=2:1作为混合发酵组,发酵5d后,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其挥发性成分。1.2仪器与设备固

5、相微萃取装置SPME进样器,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GL-3520磁力搅拌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1.3风味成分的提取及鉴定1.3.1萃取头老化首次使用固相微萃取头时,必须老化至无杂峰。将100μmPDMS萃取头,于气相色谱进样口老化,老化温度270℃,老化时间30min。1420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13,Vol.29,No.6———————————————————————————————————————————————-----------

6、----------------------------------------------------------------------------------------1.3.2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吸取5mL的发酵辣椒汁于SPME样品瓶中,密封好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将萃取头插入样品瓶中,推出纤维头使其与液面保持1.5cm,顶空于70℃吸附45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然后将萃取头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250℃解吸5min,在拔出萃取头时抽回纤维头,并启动仪器采集数据。1.3.3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鉴定方法管(在酯类化合物中,乙酸乙酯的相对含量有40.12

7、%,是相对含量最多的物质;醇类化合物7种,占13.83%;烷类化合物8种,占3.67%;烯类化合物8种,占2.44%;酮类化合物2种,占1.05%;萘类1种,占0.59%。表1植物乳杆菌发酵辣椒汁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Table1Volatilecompoundsinpepperjuicefermentedbylactobacillus保留时(2E,6E)-2,6-双(2-甲基亚丙基)环己酮2-甲基十五烷月桂酸乙酯正十六烷环戊烷,异戊基2-甲基十六烷正二十一烷C14H22O0.84C16H34C16H34C10H20C17H36C21H440.5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