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

ID:11904683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4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_第1页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_第2页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_第3页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_第4页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科集体心理治疗专题内容----睡眠障碍一、前言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但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因此,睡眠障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二、睡眠生理正常人每隔24小时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睡眠可分为正相

2、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异相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健康人睡眠开始于正相睡眠期﹐维持70~10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期,再维持20~30分钟后又转入正相睡眠期,如此重复约4~6次,睡眠量常依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需睡18~20小时,儿童12~14小时,成人7~9小时,老年人一般只需5~7小时。  脑干灰质:对睡眠和睡眠障碍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从因患脑炎而发生意识障碍的病案中发现,病变的定位不在大脑皮层而在脑干灰质,因而人们把脑干看成是维持意识的中心。其后从寻找睡眠中枢的研究发现,睡眠中枢在丘脑丘脑与延髓之间。巴甫洛夫在实验中使狗丧失视

3、﹑听﹑嗅觉,结果引起了长期睡眠,他认为感觉刺激的不断作用在维持觉醒状态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后,许多研究者发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有重要作用,如果该系统的非特异性冲动减弱,大脑皮层的紧张性就会下降而出现睡眠状态,因此他们把睡眠看作是该系统的被动抑制与觉醒的简单终结。60年代后的研究证明,桥脑中蓝斑和缝际核与REM的发生有关﹐而中脑的缝际核可能与NREM有关;缝际核含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蓝斑含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用化学方法使5-羟色胺增加或减少,可使NREM和REM易化或抑制;因此,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NREM的维持和R

4、EM的激发有关,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REM的维持与觉醒有关。  丘脑三、睡眠障碍类型主要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失调:睡眠失调包括:睡眠量不足;想睡但是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两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差;尽管睡了一夜,但是仍感到不能消除疲劳。异态睡眠:异态睡眠:睡眠期间出现行为或生理上的异常。6原发性失眠症: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或醒后感到不解乏(即使睡眠正常,也感到休息不充分)。原发性嗜睡症:患者抱怨睡眠过多,睡眠时间延长或白天睡眠发作。发作性睡病:患者控制不住地睡眠发作,伴有短暂肌张力消失(猝倒)。注:“猝倒”即为瞬间进入REM睡眠阶段,

5、而该症状就涉及到REM障碍。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睡眠过多或失眠是由于与睡眠相关的呼吸困难所致,包括以下症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系统仍在活动但气流已停止(打鼾)。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短暂呼吸停止,常与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的综合。与失眠症相似的症状。生理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持续或反复受扰导致睡眠过多或失眠,这是由于患者24小时睡眠一觉醒节律模式与他(她)所处的环境所要求的节律不妥。夜惊:多发于儿童,对健康并无威胁。通常情况下,夜惊发生在孩子第四睡眠阶段,此时孩子很难醒来,但会发出受惊后的尖叫。当

6、最终醒来后,孩子可能仍然会感到恐惧,但是记不得到底发生了睡眠心理活动导致了夜惊。四、病因和机理脑电图:睡眠根据脑电图、眼动图变化分为二个时期,即非快眠动期(HREM)和快眼动期(REM),非快眠动期时,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慢而同步,此期被唤醒则感倦睡。快眼动期时,肌张力明显降低,出现快速水平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与觉醒时类似的状态,此期唤醒,意识清楚,无倦怠感,此期出现丰富多彩的梦。研究发现脑干尾端与睡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被认为是睡眠中枢之所在,此部位各种刺激性病变引起过度睡眠,而破坏性病变的引起睡眠减少。另外还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

7、,刺激5-羟色胺能神经元或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非快眼动期睡眠,而给5-羟色胺拮抗药,产生睡眠减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药,则快眼动期睡眠减少,而给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药,快眼动期睡眠增多。五、睡眠障碍表现睡眠量的不正常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

8、线过强﹑周围过多嘈音﹑值夜班﹑坐车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