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

ID:12048801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_第1页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_第2页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_第3页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_第4页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养心、护心第一部分基本资料一、什么是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二、慢性心衰的常见病因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

2、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是年轻者心衰的主要原因。收缩性心衰常见病因为冠心病,舒张性心衰常见病因为高血压,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迅速,也可诱发急性心衰。三、哪些情况可诱发心衰或加重心衰(1)感染病毒性上感和肺部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2)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3)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均可使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减低,而导致心力衰竭。(4)妊娠分娩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分娩时

3、由于子宫收缩,回心血量明显增多,加上分娩时的用力,均加重心脏负荷。(5)输液(或输血过快或过量)液体或钠的输入量过多,血容量突然增加,心脏负荷过重而诱发心力衰竭。(6)严重贫血或大出血使心肌缺血缺氧,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四、目前心衰治疗存在的困难虽然,西医治疗心衰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归纳如下:(1)不能完全改善症状:心衰患者除气促、肢肿等症状外,常伴有心悸、咳嗽、咯痰、口渴、失眠、纳差、腹胀、怕冷等不适,单纯抗心衰药物无法解决。(2)副作用使药物应用受限:如服用β受体阻滞

4、剂容易疲倦、使用ACEI容易出现咳嗽、应用利尿剂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上述情况常导致药物使用受限。(3)存在较多用药禁区:如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压时,ACEI药受到用药限制;伴支气管哮喘或有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者,β-受体阻滞剂受到限制。(4)对于合并利尿剂抵抗、低血压状态、心律失常等,西药治疗效果差。五、中医药防治心衰的优势纵观目前文献及我科既往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衰存在一定优势,通过中医调养可以减轻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洋地黄制剂等药物用量,减少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1)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全国著名

5、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就认为治疗心衰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不可局限于治心。我们前期研究初步表明,对心衰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采用调脾护心法,可以显著减轻腹胀、纳差、大便不通等症状;对心衰合并低血压、肾脏灌注不佳者,采用温肾健脾法;对容易外感的心衰患者,采用补肺益卫法调理法;对心衰缓解期适当运用补肾护心、益气活血法,对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心衰复发初显成效。我科前期研究初步表明益气活血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具有促进心肌微血管新生的作用,即所谓的“药物搭桥”。(2)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西医和中医在缓解心衰患者气促、水肿等主要

6、症状效果都很明显。但心衰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衰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若以中医药辨治处置,往往更为有效。(3)增强体质,预防心衰复发感染是心衰复发的最常见诱因,如何预防感染发生,是一个困难而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心衰患者多数年龄较大,生病后容易情绪低落,不敢进行身体锻炼,消化功能减退等等原因,体质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中医历来在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方面

7、,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心病日久,脏腑之气渐衰。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邪侵。肺主皮毛,而皮毛又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外达以卫外,则抵抗差,每易招致外邪而致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运脾气,扶正气,能抗御和清除外邪,同时也可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清除内邪,从而消除心衰发作的诱因,调整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各脏器之功能恢复,预防心衰复发,减少再住院率。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常规的汤药外,中医还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教导患者采用食疗、导引、艾灸等多种方法来改善机体的状态。

8、研究证实,补肺益卫、健脾实卫、培元固本等等治法,均有改善人体体质的作用。(4)减少药毒,降低患者死亡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增加细菌耐药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西医治疗效果较差。通过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可减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二、心力衰竭的中医调护(一)起居调养法慢性心功能不全常因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