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

ID:12080140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1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2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3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4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印刷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2出版: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使之进入流通领域,以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和社会专业化活动,包括排版、印刷、装帧和发售等环节。3语录体:一种以问答之语为主要内容,采用摘自名篇的标题方式而无严格的篇章结构的图书编辑体例。4字书: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5槐市:汉长安市场名。最初为官学学生进行经传书记等书籍交换的综合市场,后来被借用为官学的代名词。6书肆:由民间书贩组成,以牟取利润为目的的书籍销售市场。既卖儒家经典

2、,又买诸子各家的书籍,经营方法灵活,敞开售书,允许自由阅览,招买读者,有利于贫困知识分子买求知自学的需要,客观上还存在着当时还未存在的公共图书馆的作用。7佣书: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的人。8类书:根据一定意图,辑录群书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按类别活韵目编排,主要供寻检查考的图书品种。9总集:指汇集二人以上作品编纂而成的出版物,可分为全集与选集两种。10别集:总汇一个人多篇作品的著作。11韵书:是一种按照声、韵、调三者关系来编次汉字的字书,在编纂上以分韵编排为特点,以审音辨调为目的。12图书:以记录和传播

3、知识为目的,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写或印刷于纸或其他载体之上,并且有一定篇幅的出版物。1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14编年体:我国最早编历史的方法。15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相同材料聚在一起。16语录体汇编:以问答为内容,以篇为单位。二:可能是填空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正书(楷书)六分法来源于(汉)刘向刘欣《七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四分法来源于(清)《四库全书总目》。甲、乙、丙丁四大辉煌史料发现:殷墟甲骨、汉晋木简、敦煌遗书、内阁大

4、库档案。《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秦王朝:书同文,禁私学。《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周髀算经》是现存最古的天文学著作。《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字典。《文心雕龙》使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王叔和《水经》是我国第一部技术河道水系的专著。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两汉政府图书机构: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建(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东汉刘秀在洛阳建

5、(兰台、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南北朝时期的三大名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宋代四书:百科类的《太平御览》、小说类《太平广记》、文章总集《文苑英华》、反映政事历史的书门性类书《册府元龟》。三、1中国书籍制度的演变答:①春秋到秦汉时期竹帛并行,以简册制度为主要形式,东汉时期盛行帛书;②魏晋到唐代盛行纸写本,主要为卷轴制度,有卷轴装(东汉—宋初)、旋风装(产生于唐代)、经折装(始于佛家经书);③宋代到近代为册页制度,有蝴蝶装(宋代流行)、包背装(元明时期流行),以印本书为主

6、。2秘书监的发展、设立、兴盛答:①秘书监始设于东汉。当时的秘书监主要为藏书功能,东汉宫中建有多出藏书之处,其中兰台、东观既是藏书之室,又为著述之所。②汉桓帝延熹二年,初置秘书监官,执掌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秘书监作为官署,监为长官。③晋武帝时,将秘书监的藏书功能并入中书省,保留秘书著作局。④隋唐时期,秘书省为执掌国家图书事业的政府机构,主持国家藏书的整理、抄写、校勘和编目。⑤北宋初,秘书省掌管祭祀、祝文、祝版的撰书,然秘书监、秘书丞亦参与修纂国史-----⑥金代,秘书监下隶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等,兼理图书

7、的编修和整理之责。⑦元代置秘书监长官国家图书事业,同时于监下设兴文署负责雕印图书。⑧明初朱元璋废秘书监,成立翰林院,以涵盖秘书监。、史馆、著作局等种多文化编纂机构的职能。3政府图书编校机构有哪些?答①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丞相萧何在未央宫建立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作为皇家藏书和图书编校场所。②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在宫中建造并确立兰台、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藏书及校书之所。③汉桓帝延熹二年,东汉政府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主持图书编校的政府专门机构——秘书监。4刘向、刘欣编辑活动及其历史贡献答:①刘向在学

8、术上属今文经学派,但也不排斥古文,一生著作丰富,传世之作主要有《列女传》、《说苑》、《新序》等。为整理工作制定了详尽的流程和方法,义例和程序如下:1.取本参校(搜求一书的不同抄本和校勘文字)2.编次定名(删除重复篇目,编订篇目先后次序,确定书名三项内容)3.撰写叙录(校订本篇目,校勘编辑情况,作者生平及书籍的基本内容,学术思想渊源及其评价)4.杀青缮写(杀青:定稿并书于竹简;缮写:经皇帝审定后书于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