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

ID:36206943

大小:1.22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07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_第1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_第2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_第3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_第4页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编辑出版史(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第一节核心概念的界定:编辑、出版、图书第二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学科体系第三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四节中国编辑出版史总体特点的分析第五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分期第一节核心概念的界定(一)编辑《书籍编辑学概论》:按照一定的方针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稿件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辞源》: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

2、于社会公众者。《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作准备的工作;也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或出版专业技术职务中的中级职务。(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6-47.)《辞海》(1999年版):1)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的工作。是传播媒介工作的中心环节。2)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是增删修改数据、编排程序的一项工作。3)根据特定要求选择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断,汇集编排成为一部或一套作品的著作方式。4)从事编辑工作的人

3、员。5)我国新闻出版专业技术职务之一。杨焕章: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杨焕章.论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学的理论框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9.)(二)出版1.类型分析(6种类型)及典型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款: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黄镇伟:出版,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使之进入流通领域,以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社会专业化活动,包括排版、印刷、装帧和发售等环节。2.出版本质的界定所谓出版,是指人类创作、编辑

4、作品,经过复制公之于众并被接收或接受的社会传播现象(活动)。(三)图书1.“图书”溯源“图”、“书”二字最早来源于上古的传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图”“画”同源,“书”“画”同源。从繁体字的字形上就可以看出。“书”的概念是广泛的。从字形上看,以手秉笔于物体上写字之形,于是有记载、誊写等动词意义。又指誊写的符号,即“文字”的意义。因誊写的文字必然呈现一定的形体,所以又有“书法”“书体”的意思。从记载的载体角度去定义,“著于竹帛谓之书(《说文解字》)。从记载内容的角度定义,“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史记索

5、隐•礼书》)。两种类型:由载体形式不同而派生出的,如书札、书简、书卷、帛书、素书、策书等。由记载内容不同而派生出的,如书信、刑书、律书、诏书、盟书、文书、史书等。起先,包括不同类型的“图书”“档案”。“图书”一词可能最早产生于汉代。到唐代以后,慢慢多起来,并逐渐与档案分流。徐康在《前尘影录》一文中提及“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故有‘图书’一说”。2.图书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图书是指由出版社出版并使公众可以得到,不计算封皮,页数至少49页的非定期出版物。包括政府出版物、教科书、大学论文、单行本,系列出版

6、物、绘画作品。(不包括广告出版物、时间表、价目表、电话号码簿、节目单、日历年历、乐谱、地图〈地图集除外〉、图表)中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图书主要指以印刷方式单行本刊行的出版物,包括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不包括线装古籍、连续出版物及各种非书资料。图书是以记录和传播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系统地记录在一定载体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指用文字、图像、声音或者其他符号,按一定主题和结构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整体,以印刷或非印刷的方式复制在供携带的载体上以向公众传播的作品。3.构成图书的基本要

7、素(1)需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2)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3)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4.图书的性质与社会作用第二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我国历史上的编辑出版活动(编辑工作、出版事业的产生、发展和规律)2.包括的涵义(1)研究对象是明确的(但是“不包括新中国的编辑出版”的观点值得商榷)(2)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3)要有全面的联系的观点(二)研究内容与学科地位1.研究内容(1)编辑出版内部诸方面的相互联系(2)编辑出版事业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2.学科地位(1)是

8、编辑学、出版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下属学科:图书编纂史、编辑史、出版史、印刷史、发行史、藏书史、目录学史等(3)相关学科:中国书史、目录学、版本学、辑佚学、校勘学、文献学等(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科学地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进程2.借鉴和继承我国编辑出版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3.深刻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加强图书出版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