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ID:1208611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1页
《故乡》教学设计_第2页
《故乡》教学设计_第3页
《故乡》教学设计_第4页
《故乡》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故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故乡》教学设计郭永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小说的特点。2.理解文章主题。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鲁迅当年的相关资料,了解社会背景。2.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理解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2.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评价人物。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品味内涵丰富的语句。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作为九年级学生,则是一个逐步

2、趋于成熟的时期,自制力有所提高,自觉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提高,要求进步,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快速发展,不盲从他人意见,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尊心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也有一定提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六岁的贺知章返回离开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20世纪20年代,“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又会有何感触呢?今天我们学习鲁迅根据自己的回乡经历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二、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复习小说的有关常识。①小

3、说的三要素是什么?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③小说的情节发展有哪几部分?④小说的环境指描写包括什么环境?有什么作用?提示学生学习小说就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学习,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三、简介作品、作者:选自鲁迅的《呐喊》。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状况与农民处境。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

4、,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

5、信念。四、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小组思考讨论:1、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将全文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分为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2、小说中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谁是线索人物?3、“我”的这一次故乡之行,心情如何?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的,为什么会“悲哀”呢?五、集体讨论明确第3题第2问,留待下节课讨论。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

6、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二、讲授新课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提示: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的变化。三

7、、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故乡的景色有怎样的变化呢?将描写故乡景物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看看哪些是描写故乡的过去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现在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未来的,并说说所描写的各个时期的景物特点。明确:过去的故乡(1一5):五彩缤纷、美丽神异现在的故乡(12):萧索,悲凉未来的故乡(88):美丽,充满生机2、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指导]:怎样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①对情节的推动作用;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④反映社会现实,交代时代背景;⑤表现主题3、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

8、看到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4、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