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

ID:12088141

大小:5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_第1页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_第2页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_第3页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_第4页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肺结节CT的征象及显示(综述)(图文)肺结节(pulmonarynodule)通常是指直径不超过3cm的肺内类圆形病灶,不超过2cm则称为小结节,其中不超过1cm可称为微结节(附表)。小结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放射学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小结节的细节(details)显示是其中的关键。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个毫无特征可言的肺结节,再高明的医生也难下结论,而对一个特征详尽的肺结节,即使一个初验者也有同样准确的答案。随着螺旋CT的出现,小结节的细节显示和准确诊断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如何最有效地显示结节特征(characteriza

2、tion)是提出准确诊断的前提。此病例肺结节表现“小泡征”、“胸膜凹陷征”,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附表:肺结节定义及建议扫描方式病变肿块结节小结节微结节粟粒病变定义:结节直D≤2mm(病D>3cmD≤3cmD≤2cmD≤1cm径(D)理上)常规或薄层或常规或薄层或建议扫描方式常规扫描薄层或靶扫描靶扫描靶扫描靶扫描STS-MIP肺结节检查的CT检查方法众多,包括:簿层扫描、HRCT扫描、螺旋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双能CT扫描、双气相同层面对比扫描以及各种后处理技术等,我们特别推荐靶螺旋扫描――一种窄准直与小FOV相结合的扫描技术。技术参数:小F

3、OV(包括纵隔和一侧肺,20-25cm),扫描层厚约为结节直径的1/3~1/2,根据结节大小而定,取2~5mm,p=1~2,重叠40%~100%重建。若FOV小于20cm,则噪声等的增加将使分辨力不能进一步提高,甚至会降低;若FOV太大,则分辨力下降,将失去靶的意义。靶扫描一方面提高了分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详细的密度分析,在靶扫描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完成上述各种扫描,尤其建立时间-密度曲线,同时还可以结合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CTBA和CTPA的研究。缺点是覆盖范围较小,常需与常规扫描同时使用。靶扫描与“靶重建”不同,后者在常规螺旋CT数据的基

4、础上缩小FOV、并重叠重建,虽然图像较常规要好,但较常规螺旋CT并不增加信息,其优点是不需再扫描,对较大而典型的结节应用较好;对小结节或疑难结节仍以靶扫描为佳。视窗的调节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小环节,临床实际使用中五花八门。由于不同的机型和照相机工作状态不同,视窗有所不同;对于一个可疑的肺内小病灶,不适当的视窗会导致误漏诊或延诊。总结我们多年的使用经验,有这样一个原则:病灶的多成分性决定了单一视窗常不能满足需要,要以待显示病灶的密度为轴心进行调整,作多视窗显示。具体做法为:①常规肺窗要求既有层次,又有对比,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窗宽,我们通常用

5、1000~1200HU,另一方面将窗中心调至-450~-500HU,可兼顾到大多数病变的显示;②浅淡的病变如磨玻璃影、粟粒结节,密度低于结节,用常规视窗有时不太清楚,需将窗宽及窗中心均作下调;③显示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时,窗宽应稍宽,太窄的窗宽因图像太白而可能掩盖低密度的空泡及支气管;④结节密度测定时,用纵隔窗,窗宽设为350HU左右,窗中心设定以结节平均密度为佳,常为45~60HU;⑤其它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于一个周围性肺结节,特征显示包括三方面:形态学特征、结节-肺界面和邻近改变;血管改变贯穿以上三方面。一、形态学特征――直接而根本的征

6、像,显示原则是“多层面、多方位”1.形态(morphology)①圆形肿块征,表现为病灶趋圆形(类圆形),体现了其生长方式为细胞的堆积,以与三角形、长条形及片状病灶区分。技术上以后处理3D-SSD为佳,能立体、直接而有效地作出评价,MPR也有很好的价值,而常规横断面评价时要有一定的经验,在脑中“重组”病灶立体形象。②分叶征(lobulation),是指肿块的轮廓并非纯粹的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常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形似多个结节融合而成,通常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弦距与距长之比>2/5为深分叶。病理基础一是与肿瘤边缘各部

7、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有关。二是肺的结缔组织间隔,进入肿瘤的血管、支气管分支、从肿瘤内向外生长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等可引起肿瘤生长受限,产生凹陷,从而形成分叶的形态。深分叶征在肺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技术上以靶扫描为佳,重叠重建常有必要,结合横断面和非横断二维图像可以有效区分,3D重建则可提供直观但并不很精确的图像。③棘状突起(spiculateprotuberance),含义与毛刺不一样,病理上有肿瘤的直接侵犯,影像上指介于分叶与毛刺之间的一种较粗大而钝的结构,有时也称为一种特殊的分叶,许多研究认为,棘状突起只见于肺癌,因而,其检

8、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难点是准确认识;靶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肿块边缘及棘状突起,而3D也能较好地显示这种“杵状”结构。④结节征(nodulesign)与⑤空泡征(voculesi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